河南南阳:医圣故里 话医药
时间:2021-03-12 来源:中国三农观察网 点击:
次
|
南阳是医圣张仲景的故里,是医圣之道术守正创新的源点地。这里又诞生了国医大师唐祖宣等一流中医大家,许多传承理论源缘需正本清源。
一、中西医是互为补充、完善的两个医学体系
我们站在哲学的纬度看中医,中医是讲表里、寒热、阴阳、虚实的,其核心是温热—寒湿;讲升降、沉浮、归经、脉象、穴位等,是能量、信息的科学,又用哲学平衡思维,辨证施治,所以中医是科学加哲学的智慧科学,偏重于物理学,又是物理学与生命科学两大科学紧密结合的学术体系。
西医强调物质成份的平衡和组织结构功能,认为人体组织结构决定着人体功能;有什么结构就会有什么功能。反之,功能的丧失,必定是人体组织结构出现了问题,所以西医多用手术调整。西医忽视了客观物质世界的核心、灵魂是能量、信息。治病两大特点,一是维持物质成份平衡,二是调整组织结构功能调整,偏重于化学。
西医最大的缺失是不知人体在物质成份和组织结构不变时,能量阴阳、信息发生变化,给人体带来的病变,所以西医对能量、信息引发的的疑难杂病弱失,而这些病是中医强项。总之,中医偏重于物理学,西医偏重于化学。物理学、化学是当代的两大科学支柱,因此中西医是当今医疗科学两大互为补充,互为完善的医学体系。
二、中医教人喝药汤,西医让你吃药渣
煎煮中药趁热喝汤是中医药的传统。各种药物的现代提取技术是现代西方医学科技的成果。
据记载,1800多年前,医圣张仲景、扁鹊教人趁热喝药汤。那么为什么只让喝药汤,不让吃药渣呢?并且只让喝头道汤!二道、三道都不要哪?研究发现,生物体经开水浸泡后,生物体的阴阳就发生了变化,平衡的生物体变成了阴性,而浸泡(煮)的汤变成了阳性。趁热喝药汤,阳兑冲阴、温热对冲寒湿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这就是中药讲性味的根本点,无副作用。
现代医学院校,让中药煮二道、三道,是西方医学成份学的概念,是中西医不懂内在逻辑的畸形儿。


西药的制作过程都是把药汤都蒸发完啦,留下来(寒湿)的有效成分,按比例加糊精后,过机造型,成为丸、片、散。
从生产工艺中不难看出,所谓的有效成分都是从药渣中提取的,都是阴能量、寒湿的物质,所以西医治不了因寒湿引起的杂病。
经络是中西医结合应用的典范,西医更直接巧妙。
中医认为:经络、经脉是人体信息、能量的通道。人体脏腑能量不足时,首先关闭经络、经脉,构成脉象反应。因此,中医之法都是从疏通经络开始,经络通后才能理气血,实现气血通,气血通畅,人体无病。
西医过去不承认经络、经脉的存在,现在承认,但西医用输液的方法打通经络、经脉,比中医的方法更直接,更有效。小病小疾,中医让多休息,多喝开水,而西医给你输入生理盐水,很快就会减轻了很多。什么原因呢?因为经脉与经络都是伴着血管游走在血管旁,而经络、脉的本质是“低阻抗的组织液系统”,所以用电阻与电流的原理和声波原理都很容易找到经脉线和穴位。因此说西医应用经络治病更巧妙。
从理论上讲,原本不会治的病,利用输液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中、西医药各有优缺
中医博大精深,从理论上讲,没有治不了治不好的病,但自从华佗被杀后,中医就失去了手术这一治疗的肩膀。所以,中医抢救病人方法弱失。在人体物质成份和组织结构变化时,调整乏力。
中医的优势是在人体物质成份和组织结构不变的条件下,能量、信息的阴阳失去平衡,所造成的疾、病、症,和养生、康复方面较强。例如,寒湿与温热能量的平衡,酸、甜、苦、辣、咸平衡,天、地阴阳变化的平衡,能量、正、负、阴阳的平衡等。
西医从物质成份和组织结构变化点切入,构建起西医理论。我们冷静的分析一下,这个切入点是人体病变中后期。病变的前期是困、累、疲、疾、病、症,有症状,西医的诊断设备才能用上。所以西医在治疗亚健康,如:疲倦、乏力、疼痛方面弱失。
西医的药物和器械的功效的性味都是寒湿的,所以西医从理论和临床上是无法治疗因寒湿引起的疑难杂症。
西医药没有阴阳理论,对药物的阴阳性、食品的阴阳性、补品的阴阳性缺失,造成产品临床应用的不稳定。如:蛋白质的阴阳性,氨基酸的阴阳性,红外光的阴阳性,西医内对阴阳理论的缺乏,是造成副作用的根源。《伤寒杂病论》的核心,是人体伤于寒湿而生杂病,寒湿是什么?是能量。它和温热是能量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
西医的优势是病症后的救逆,优势是手术刀,加物质、能量、信息的全动员。但那必定是人体病变的后期,回天之力有限。所以不少病人有后遗症,如:脑血栓。
人类医学的梦想
我们站在哲学的纬度看问题,客观世界无外人类的意识和物质世界的能量、信息、物质。而人体病变和引起病变也无外这些内容。人的意识主要是“七情”引起的能量、信息变化而病变。若有一天,科学能吸纳阴阳理论,西医药能像中医一样能分出温热寒凉,医疗器械能分出功能的阴阳性,输液管内不再是单纯的寒湿药物,中医也勇敢的拿起手术刀,中、西医在内在逻辑上有机结合,不再商业化,人类的医学真正的回归治病救人,一切为了人们的健康在轨道上,那就是人类医学的梦想。(作者:马文晓)
来源:中国三农观察网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