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四川省叙州区:不误农时 铺开灾后重建新画卷


时间:2020-10-29  来源:三农电视台 点击:

三农电视台讯;(彭杨 康旭)岷江河畔,热闹景象惹人喜,拖拉机的轰鸣声,挖掘机的砰砰声,群众的欢笑声……近日,在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蕨溪镇宣化村、火箭村、泗水村、施加村,一幅恢复农业生产、重建美好家园的画卷正在有序铺开。

平整土地按下“快捷键”

连日来,宣化村书记赵德军和村“两委”其他成员早出晚归,奔走在未受灾群众家中,协调他们帮助受灾群众恢复耕地。

“没想到工作开展这么顺利,通过入户协调,很多村民都愿意把自家土地的土壤拿出一部分来帮助土壤被冲走的受灾群众。”赵德军坦言,平整土地工程量大,首先要在土壤层下面铺一层砂夹石,上面再铺30至40公分的可耕种土壤,再通过回填、找平等方法才能将耕地基本恢复原貌。目前,该村依托国际农发资金土地平整项目,规划在宣化村平整土地1000亩,现已完成耕地恢复800余亩。

四川省叙州区:不误农时 铺开灾后重建新画卷

据了解,受“8.18”特大洪灾影响,蕨溪镇8000余亩土地受损,其中2000余亩土地严重损毁,目前有6000余亩土地已恢复达到农业作业的标准。该镇农业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利用政策项目支撑,根据受灾区耕地受损的严重程度,因地制宜开展复耕工作,对于毁损特别严重的地方,要开展耕地泥土恢复,加快耕地的网格化道路建设。”

群众自救不打“退堂鼓”

“洪灾把坝上的花生一下‘洗白’了,损失了好几千元,伤心了好一阵。”宣化村学堂组赵秀彩,是当地土生土长的农民,看到大伙儿都在生产自救,自己也跑去自家耕地干起了农活。

“现在种烟正是好时节,好多群众的烟苗都可以移栽了,这几天大伙都在‘加班’在自家的土地里平地,我得抓紧把桩固定好,把钢丝牵好,来年春天才好晾晒烟叶。”村民赵双林在地里挥舞着锄头,满头大汗。这样的画面在火箭村、泗水村等受灾地区也随处可见。

四川省叙州区:不误农时 铺开灾后重建新画卷

据悉,在蕨溪镇恢复农业生产过程中,大部分群众积极主动投身到培育菜苗、烟苗、土地整理、坑凼回填等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在当地政策的支持下,受灾地群众生产自救将给予每亩700元的补助,目前仅宣化村农户自主恢复耕地就达690余亩。

产业恢复吹响“冲锋号”

在宣化村岷江现代蔬菜产业园区内,青椒种植大户周杨正在抢抓时间,组织10余名工人在承包地安装大棚钢管。“今年承包的200余亩土地被洪水侵袭,有些大棚冲走的冲走,坏的坏,幸好在镇、村干部的帮助下,提前指导育好青椒苗,估计还有两天大棚钢架就安装完了,这下终于放心了。”周杨说,青椒是他来到当地后发展蔬菜的首选,虽然遭遇了洪灾,但事在人为,没有什么坎跨不过。

四川省叙州区:不误农时 铺开灾后重建新画卷

截至目前,园区内恢复耕地1490亩,修复养殖房1900平方米,修理农机具550台,培育蔬菜苗、烟苗283亩,17个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已全部恢复生产,其他受灾村第一产业也在陆续快速恢复生产,该镇灾后重建新画卷正在快速铺开。(图/叙州区委宣传部)


来源:三农电视台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