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我国农村宅改为传统村落保护带来新机遇


时间:2019-06-01  来源:中国三农观察网 点击:

中国三农观察网讯: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稳慎推动宅基地制度改革,正为我国传统村落保护提供前所未有的机遇。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励小捷在25日山西碛口结束的第四届古村镇大会上说,由于我国文物资源绝大部分产权属于国有,文化遗产保护的个人产权问题过去并不突出。但在传统村落保护上,无法绕开个人产权问题。我国传统村落民居80%以上不属于国有,但却是我国古建筑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典型的不动产形态之一,传统村落建筑既涉及产权人利益,也涉及公共利益。根据宪法以及物权法、文物保护法,发挥所有权人主体作用与政府公共管理职责,明晰权属、盘活资金、加强保护,随着宅基地制度改革开始破题。

  励小捷说,目前全国有6900多个国家级传统村落,地方上更多,保护上均以政府投入为主。私产民居整体保护修缮资金是一大短板。根据自然资源部统计,国务院在33个试点进行的“三块地”改革,到2018年底腾退零星闲置宅基地约14万户、8.4万亩;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1万余宗,面积9万余亩,总额约257亿元。近日中央印发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提出适度放活宅基地和农民宅基地使用权,对存量宅基地实行退出有偿。可以说,盘活闲置宅基地、推进农村不动产登记、保护传统村落建筑正迎来难得机遇。

  据介绍,来自国内22个省份以及德国、意大利、荷兰、斯洛文尼亚等国的近800人参加本届大会并发布了《中国古村镇保护与发展碛口新宣言》,呼吁在传统村落保护中坚持政府引导作用,支持基础研究并对涌入传统村落的社会资金加以规范和管控。

 


来源:中国三农观察网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