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村支部书记王春颜 阳光产业的领跑者


时间:2019-05-28  来源:中国三农观察网 点击:

中国三农观察网讯:在蒲城县城北部尧山以南不远的田地里,不足一拃高的小麦尽管使出了浑身解数,但仍然显出严重的“营养不良”。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几千亩金银花形成的一片片青翠碧绿,让人禁不住发出赞叹和折服。这就是蒲城县尧山镇闫家村的金银花基地!过不了几天,这里便会涌现攒动一个个忙碌的身影。他们或弯腰,或端个板凳,一双双勤劳的双手在树丛上不停地劳作,那一簇簇刚刚吐出的花蕾很快就被采摘下来,继而变成收获的喜悦写满每一个人的脸颊。说起闫家村金银花产业,就离不开支部书记王春颜。

  一个被医生判了“死刑”的企业家

  在尧山以南的贝阳村,和许许多多渭北旱腰带上的村落一样,由于干旱少雨,当地群众多少年来一直过着靠天吃饭的日子。改革开放之后,年轻的一代纷纷走出家门,背井离乡,寻找他们的天堂,王春颜也夹杂期间。

  相貌平平身材瘦小的王春颜并没有什么惊人之处,然而他却凭借自己的睿智和勤劳在省城开辟了一片事业天地,短短几年间就积攒了数百万元的财富,成为商界翘楚,从而也实现了他由泥腿子到企业家的华丽转身。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就在事业一帆风顺、左右逢源的时候,他却被检查出肝硬化。虽然经过八九个月住院治疗仍不见效。最后无奈的医生只好向他摊牌,很委婉又很含蓄地对已经出现浮肿的王春颜说,你还是回去吧。那一刻,他的思想一片空白,他深知医生的话背后包含着什么。就这样,他拖着沉重的身体回到贝阳村,静静地等待死神的降临。

  “那个时候我才意识到钱对一个即将要死的人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回到村子后,王春颜看到乡亲们依然守着贫瘠的土地,依然过着靠天吃饭的日子。他多想给乡亲们留下永世的财富?回想起那一段岁月,王春颜的脸上显得十分凝重。

 

  绝望中的一缕曙光

  2011年,也许是出于对命运的抗争,或者说内心深处有一丝不甘,王春颜在和儿子聊天的过程中,了解到儿子单位一些甘肃籍同事离职回家,种植一种叫半夏的中药材。儿子的话像是一缕清风,不仅点燃了隐藏在死灰中的火星,也燃起了他在临死之前为乡亲们办点好事的愿望。“如果在我死之前,能给乡亲们留下点挣钱的门路,那我也就真的可以闭目了。”就这样,王春颜开始在网上搜索有关半夏种植的信息。就在他在网上搜索有关半夏信息的时候,一条关于金银花种植的信息从他眼前一晃。在那一瞬间,王春颜紧紧抓住这条信息,并认真地研究起来。通过大量的信息搜集发现金银花具有抗旱耐涝的生存优势,这正适合十年九旱的贝阳村恶劣的自然条件。这让他眼前为之一亮。很快找来同村一个同学一起商议。

  “网上的东西你也信啊?”老同学的话并没有让王春颜退却,而是让他下定决心,决定出去考察,身体这么差怎么去,让老同学把他的面包车后面的座位改成一张简易的床,铺上褥子,拖着浮肿的身体让老同学开着车去山东平邑县实地考察。

  “在平邑县一个镇点,我看到一个老太太提了一个蛇皮袋子,里面装了十来斤金银花,转手就卖了2000多块钱,这真让我开了眼。”开了眼的王春颜转回头对老同学说,什么叫经济作物,这就叫经济作物。在随后的几天,他又辗转了几个乡镇集市,在那几个乡镇集市所看到的都是一片繁荣景象。在平邑的集市上,他和一个怀里抱着一大捆钱的小伙子聊了起来。小伙子告诉他,2002年金银花价格掉到60块钱的时候他没卖,跟着村里人去了北京打工。在北京没有待几天就遇上了非典,几经辗转回家之后发现,原来处在低迷的金银花一夜之间涨到了260块钱,这让他一下子翻了身。王春颜为小伙子叫好的时候,小伙子却显得十分的懊悔。为啥,就在他把囤积的金银花卖了没有几天,金银花的价格再次飙升到了300多块。眼前的一切真的让王春颜开了眼界,他暗暗地下了决心,他要让贝阳村的乡亲像眼前这个抱着钱捆子笑的小伙子一样的幸福生活。

  热脸蹭上冷屁股

  从山东回来的时候,王春颜顺带捎回来了一些金银花苗子,开始尝试着种植金银花。也就是在当年,他栽种的小树苗一亩金银花就卖了900多块钱。“这比种庄稼强多了。”大出意外的收获让王春颜坚定了种植金银花的信心,更让他意想不到的是,在家人的建议下一直用金银花泡茶喝,不知不觉中浑身的浮肿居然消退了。喜出望外的家人建议他再去医院检查检查,这一检查,肝硬化没有了,这连一直给他治疗的医生十分的惊讶。

  身体开始复原的王春颜这个时候看重的不再是自己的健康状况,而是铁定了带领乡亲们走种植金银花产业的信心。也就是在第二年,他被群众推举为村委会主任。“既然群众信任我,我就要带领大家走共同致富的路子。”就这样,他开始动员乡亲们种植金银花。然而,让他意想不到的是,平日里十分热情的乡亲们在种植金银花的事情上却抛弃了王春颜。

  “咱这旱原原还能长药材,痴心妄想”“人家是有钱人,能赔得起。咱能种起赔不起”“他是活天天呢,事情弄到半截,他腿一蹬,眼一闭,咱咋办”一时间,说啥话的人都有。眼见没有人响应,王春颜把心一横,放出话,凡是村里原意种植金银花的,他免费为大家提供苗子。这话一经放出,平静的水面显出了一些涟漪,个别人的心动了。但是响应的人并不多,更多的人只是持观望态度。

  “说实话,有时候自己也很苦闷,你说我是为了啥?还不是想让乡亲们过上富裕的日子?”在苦闷与纠结中,已经身为村主任的王春颜为了让村民参与到种植金银花的事业中,他再次放出话,只要原意种植金银花,他原意用自己的钱给种植户每亩地补贴150元,连续补贴三年!而且还签合同!这一下,贝阳村的湖面上掀起了风浪。苗子不要钱,每亩地还给补贴150块钱,还连续补贴三年,就凭咱这旱原原,十种九欠,种到地里的麦子有时候连种子都收不回来,弄!就这样,王春颜硬是将撞倒南墙不回头的贝阳村村民拉转了方向。

  “威逼利诱”出来的朝阳产业

  从2012年开始,闫家村的金银花由王春颜自己种植的7亩开始,至今已经走过了七个年头,2015年昔日的贝阳村也与闫家村合并,王春颜也当选了合并后的闫家村支部书记。合并后的闫家村含原贝阳村在内全村耕地面积9600亩。新一届村两委在王春颜的带领下,金银花种植业由原来的7亩发展到现在的3700亩以上。而在尧山镇党委政府的产业规划中,闫家村也成为了尧山镇乃至全县万亩金银花种植示范基地。

  这几年来,闫家村在王春颜的带动下,已经形成了金银花规模化种植基础,园区观光道路和水利配套等基础设施基本完善。金银花每亩收益也由最初的900元,逐年递增到了2018年的10000元以上。

  4月30日,在闫家村村委会,王春颜指着满脸堆笑的村委委员皇五成说,去年有一天,他从皇五成家门口路过,皇五成透过门缝儿向他招手,神秘的脸上也经不住满心的欢喜。“兄弟,你知道我的金银花昨天卖了多钱?”喜不自禁的皇五成伸出一个巴掌说,“5万3,这还是第一茬!哥今年62岁了,还没见过这么多钱。最后二三茬卖完7亩共计收入10万零3千。”去年皇五成连同买苗木从金银花身上挣了20多万,彻底打了一个翻身仗!六组贫困户皇玉林说,王书记刚开始动员种植金银花的时候他很不理解,在支书软磨硬泡兼“威逼利诱”下,他在2015年试着种了一亩半地,不成想第一年就收入了3000多,第二年挣了7000多,到2018年,一亩半地收入30000多块钱。记者路过一组的时候,恰巧碰上在果园修剪果树的村民刘新房,他说,2018年金银花每亩收入至少过了万,这句话也在皇五成哪里得到了印证。

  乡村战略 阳光产业撑起闫家村美丽富裕梦想

  “当然,市场也不会一直居高不下的,作为金银花种植产业,我们一方面在生产管理上精耕细作打造品牌,另一方面还要通过技术、品种以及产业延伸,让金银花真正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阳光产业。”也正是在这样的经营理念中,闫家村在王春颜的带领下,不仅成立了金银花种植合作社,而且还建成了金银花茶厂。

  2019年春节刚过,按照县委县政府为进一步壮大尧山镇金银花产业规模,寻求产业结构突破,通过发展特色经济产业提高村集体及农户经济收益,以及打造闫家村金银花品牌和产业升级晋档需要,村两委决定高薪聘请西农大专家对村上金银花品种做进一步的研发。当西农大专家来到闫家村实地考察,原以为只是凭借西农大响亮的品牌套取产业补贴的教授,看到闫家村在发展产业中所表现出与众不同的创业精神和脚踏实地的魄力,当即表示不要村上承担聘金,而且还从学校抽出两名研究生长期驻村从事金银花的试验和研发。

  现在,西农大把闫家村金银花种植基地作为学校的科研选题,而在整个园区,经过几年来的不断创新研发,金银花品种已达20多个。

  在短暂的接触中,王春颜身上所体现出的一种博大的胸襟和不与民争利的思想,以及他持之以恒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信念,凸显出一位支部书记脚踏实地,一心为公带领群众发展产业,实现脱贫致富的宽广胸怀和政治担当!


来源:中国三农观察网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