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农观察网讯:“理,不能光说自己的,也得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考虑,理解理解别人,这样问题就好解决了。”5月12日,隆尧县东良镇乡贤调解中心的调解员梁彦民正在调解东良镇东良二村两户人家的矛盾。
梁彦民是东良镇乡贤调解中心的一名调解员,2017年、2018年连续两年被评为“邢台市最美乡贤”,被当地老百姓亲切地称为“东良帮大哥”。用“乡贤调解”模式推进乡村善治是隆尧县乡村治理的一个新亮点。
“其实也没干什么,就是帮大家沟通沟通,有什么事摆在明面上,矛盾也就解决了。” 梁彦民说。
东良镇有一支30人组成的精通镇情、熟悉法律、热爱家镇、崇尚公益的乡贤调解队伍。两年来,共受理调解各类矛盾纠纷668件,司法组卷516套,其中村级乡贤调解419起,司法组卷367套。调解成功率在98%以上,接待群众来访1000多人次,解答法律咨询800余人次,镇村两级乡贤调解工作室已经成为化解矛盾纠纷的主要场所。
前不久,东良镇小干言村村民郭军子将一面写有“热心调解公平公正,一心为民创建和谐”的锦旗送到东良镇乡贤调解中心,“如果不是东良镇帮大哥帮俺们化解纠纷,恐怕俺家的房子到现在也盖不起来,俺们真是从内心感谢他们。”郭军子说,邻家和自家因宅基地问题多次发生纠纷,盖房子用的材料都备好了,可房子就是盖不起来。后来找到东良镇乡贤调解中心的三位“帮大哥”——梁彦民、韩朋聚和张桂英,他们亲自登门,从情理和法理两方面耐心给两家做工作,最后两家终于握手言和。现在郭军子家的新房已经盖好。
“现如今,小事不出门,大事不出乡,群众的小矛盾、小纠纷经过乡贤出面调解,都化解在了基层。”东良镇党委书记张国辉说,按照有威望、有品行、有学识、有善举、有热情的标准,东良镇选树出了一批能干事、想干事、敢干事的新乡贤,乡、村两级充分调动新乡贤群体的积极性,以乡贤文化为抓手,构建乡村治理新体系,培育文明乡风,助力文明村镇创建。
近年来,隆尧县积极倡导弘扬乡贤文化,创新推出“乡贤调解”民调工作模式,在乡村成立乡贤道德评议会,选聘农村中威望高、善调解、懂法律、明乡情的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按照规范的调解程序开展调解工作,化解基层农村矛盾纠纷。隆尧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曹运岐介绍说,各乡镇依托群众工作中心,成立了乡贤调解中心,选聘3名乡贤驻乡镇工作。每个行政村都确定1名村级乡贤调解员,依托村委会和便民服务站,成立村乡贤道德评议会,形成调解网格。
据了解,隆尧县“乡贤调解”民调工作模式推行以来,“志愿服务乡贤”“致富带头人乡贤”“红白理事会乡贤”等不断涌现,全县12个乡镇都成立了乡贤调解中心。“通过群众评选和基层组织推荐,全县276个村已有192个建成了乡贤道德评议会,选树乡贤800多名,共调解矛盾纠纷2000余起,为群众解决难题1500多件。”曹运岐说,年底前全县将实现乡贤道德评议会全覆盖。
来源:中国三农观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