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用“互联网+”助力精准扶贫


时间:2019-05-20  来源:中国三农观察网 点击:

中国三农观察网讯:截至2015年底,我省有62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建档立卡的农村贫困人口310万人。要确保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我省扶贫开发已经进入“啃硬骨头”的冲刺期。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提出,我省将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八大专项行动,“互联网+”扶贫行动就是其中之一。1月7日,省政协委员、河北经贸大学管理学院院长王素君,省扶贫办规划项目处处长郭良才,衡水贵和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全贵三位嘉宾做客河北新闻网直播间,就我省如何开展精准扶贫、如何开展好“互联网+扶贫”与网友进行了互动交流。

精准扶贫关键是要切实做到精准

从2014年开始,衡水贵和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依托扶贫政策,帮助枣强县八里庄村村民脱贫致富。张全贵介绍说:“两年前,八里庄村大部分村民主要靠粮食种植为生,一年只能挣四五千元。现在农民把土地都流转给我们公司,每年能领2万元流转费,还可以在公司上班,人均月工资2000多元。这样算下来,农民的人均年收入两年增加了8倍多。另外,我们公司还为村民建造了联排别墅,村民通过房屋置换,家家户户都能搬到小别墅,居住环境将大为改善。”

王素君委员认为,八里庄村扶贫项目是全省推行精准扶贫的一个缩影。所谓精准扶贫,就是根据每个贫困地区、每个贫困家庭的实际情况,实行菜单式、实名制管理,制定有针对性的扶贫措施。

近年来,我省不断创新扶贫机制,统筹多方面资源,牢固树立“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的理念,尝试多种方式、探索不同途径来帮助贫困农民脱贫致富,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

郭良才介绍,我省按照贫困地区具体情况,针对不同区域、不同人群、不同类型的贫困状况,实施了“六个一批”工程: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对不适宜生存发展、生活成本高的贫困人口,实行异地安置一批;对环境破坏严重、生活贫困地区,通过涵养水源、生态保护脱贫一批;对不能正常升入高中、大学的贫困家庭,通过发展教育脱贫一批;对无劳动能力的贫困家庭,实行社保政策兜底一批;对有大病和常年慢性病的贫困人口,实行医疗救助脱贫一批。

王素君委员认为,实施精准扶贫要从全局谋划,由点及面形成全省一盘棋,并针对具体的村、户制定扶贫对策,做到精准到人、精准到户,让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真正得到保障。

让贫困地区与市场无缝隙对接

2015年10月,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印发《河北省“互联网+扶贫”行动实施方案》,其中提到,通过促进互联网服务企业与扶贫领域深度融合,逐步提高扶贫工作在线化、数据化水平,实现贫困地区、贫困村、贫困户与先进生产要素和社会力量的有效对接。随后,省政府与阿里巴巴集团签署了“互联网+扶贫”合作备忘录。

郭良才表示,“互联网+扶贫”是我省探索的精准扶贫的新模式之一。今后,我省将大力开展电商扶贫,推进光纤、宽带向贫困地区延伸,确保到2017年80%的贫困地区行政村通光纤,实现4G基站网络全覆盖。同时,依托阿里巴巴集团“千县万村”计划,推动贫困县建设高等级县级运营中心,推动贫困村“一村一店”建设。省财政厅将对贫困村开设服务站给予每村6000元补助,对贫困家庭开设网店给予网络资费补助、小额信贷等支持,对符合条件的网店经营业主给予创业就业优惠政策。我省计划到2016年底,实现贫困县全部建成实体特色馆,贫困村电商服务站全覆盖;到2020年,将培育50个“互联网+扶贫”龙头企业。

“‘互联网+扶贫’让贫困地区与市场对接真正实现了无缝隙。”王素君委员建议,政府要鼓励发展面向乡村的“草根物流”,扶持物流企业在贫困乡村设立快递代办点。相关部门要有针对性地对扶贫项目工作人员开展培训,示范龙头企业也要注重练好内功,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政企联动,共同探索好“互联网+扶贫”路子。


来源:中国三农观察网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