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大力建设农业园区,推动产业规模发展


时间:2019-05-04  来源:中国三农观察网 点击:

中国三农观察网讯:连续几年,彭泽县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的主抓手,现代农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

   大力建设农业园区,推动产业规模发展

  现代农业的发展,规模是基础,没有规模便形不成产业。该县努力改变过去传统农业时期,一家一户、自种自收的小农户经营模式,大力推进土地流转,近两年土地流转面积近20万亩,流转率超过50%。坚持用抓工业的理念来抓农业,用发展工业园区的办法来建设农业园区,规划总面积3.5万亩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土地全部实现流转,建设了螃蟹精养、特种水产和稻虾稻蟹共作三大基地,实际开发面积达到3万亩。今年力争在每个乡镇发展一个千亩农业示范园,每个行政村发展一个百亩以上产业扶贫基地,争取未来5年全县土地确权面积的80%都完成流转,流转土地的80%都集中在农业示范园,3年内全县农业示范园面积达到15万亩以上。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在去年开工建设2.7万亩的基础上,力争今年完成6.6万亩,实现农业示范园区内的土地全部完成高标准改造,为规模农业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气势如虹的万亩稻虾共作基地

  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高效发展

  过去彭泽农业主导产业是“金花银花”,即油菜和棉花,随着市场行情的变化,“两花”尤其是棉花的效益直线滑坡。这引发了对今后“种什么”“怎么种”“谁来种”等问题的探索和思考,该县认识到只有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形式发展特色农业,才能扭转农业低效徘徊的局面。为此,该县大力开展农业招商,吸引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参与,先后引进了像凯瑞生态、松源水产、绿发生态、中梁农业等一批实力过硬的龙头企业,目前全县省级龙头企业总数达到9家,市级龙头企业总数达到41家。通过实施“稻虾共作、稻蟹共作”模式,2017年虾蟹产业获得大丰收,亩均收益达到6000-10000元。仅此一项产业,就培养了年收入过百万元种植大户一百多家、带动270余人脱贫,全县虾蟹产值达到3.3亿元。计划结合全县“一乡一园”建设,在未来三年内将虾蟹产业规模拓展到15万亩,进行以“一虾一蟹”水产为主导,茶叶、药材、苗木、果业等特色产业共同经营的产业结构调整,通过结构优化带动农业兴旺、农民富裕、农村发展。出台系列支持政策,对新增集中连片50亩以上的虾蟹养殖户,给予每亩300元的奖补;对10亩以上的智能大棚以投资额的30%给予奖励;县财政每年拿出400万元对种养加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等经营主体进行奖补。同时,积极拓宽融资渠道,用好扶贫贷款、惠农信贷通、小额贷款以及返乡创业贷款等各项信贷政策。

  波光荡漾中的鄱阳湖大闸蟹基地

  加快培育绿色品牌,推动产业优质发展

  质量是品牌的生命。该县探索的稻田综合种养模式,不仅让产品高效,还让产品优质,建立了智慧控制系统、水质监测系统和质量安全追溯系统,“鄱阳湖大闸蟹”获得了有机产品认证。积极创建绿色农产品品牌,到2017年底,共有44个企业73个产品获三品一标认证,其中有机39个,绿色2个,无公害31个,地标2个。在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所有企业都做到了“标准化生产100%、三品一标100%、农产品质量安全100%”。去年彭泽县获得了国家级稻渔综合养殖示范区和全国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两项荣誉。同时,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品牌宣传、产品推介,做到街市上有专卖店,交通干线有宣传牌,媒体上有网页、图像、声音,互联网上有销售窗口,成立了彭泽县农产品运营中心,在乡镇建设了15个益农信息社,累计发展电商100余家,成功举办了中国彭泽·首届鄱阳湖清水大闸蟹文化艺术节,彭泽生态农产品品牌效益逐步显现。



来源:中国三农观察网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