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开远11月22日电 云南省开远市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围绕市场需求,创新方式,用6000万元专项基金撬动15.3亿元社会资本投入高效现代农业园建设。建园两年来,共有17家全国领先农业龙头企业签约入驻,一座现代化的万亩农业园拔地而起。随着农产品精深加工物流园区的推进,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蓝图正缓缓打开。
“没有专项基金的扶持,我们不敢来投资,也不可能建成这个产业园。”一家做高原特色农业开发的企业负责人刘成坦言,开远市羊街乡黑泥地片区气候条件良好,适宜发展高原特色农业产业,更适合鲜切花卉种植,但是现代设施农业前期投入大、风险高,融资渠道窄,快速发展难,很多农业企业都不愿将重资产投向农业。
2016年,开远市争取到了国家发改委的6000万元专项基金。面对一边是怀揣国内领先技术,拥有稳定销售渠道,不愿参与重资产投入的农业龙头企业;一边是拥有政策性基金,政府重复投入,又不见发展效果的现代农业。这笔钱,怎么用?开远市以刘成所在的公司为主体,承接了这笔专项基金,政府监督企业使用政策资金进行土地流转,完善基础设施。企业以商招商,推进农业园建设,最后再由企业还本付息。几经磋商,一个创新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方式的理念产生了,同时还催生了一个高效现代农业园。
开远高效现代农业园总投资15.3亿元,规划面积10000亩,一期建设5000亩,是以高端花卉种植为主,集优质蔬菜、特色水果和珍稀苗木种植,农产品精深加工、冷链物流、电子商务、观光休闲、创新创业服务平台、云花创新中心等建设为一体的高效现代农业园。2016年12月启动建设以来,已流转土地5734亩,累计完成投资6.8亿元,建成温室83.5万平方米。
刘成介绍,公司边建园边招商,采取完善水电路和土地平整后由企业自行建设使用、根据企业需求建好农业基础设施后企业“拎包入住”、园区与入驻企业共同投资建设盈利后按出资比例享受经营分红三种模式,让入驻企业发展的精力和财力主要集中在生产经营领域。截至目前已有17家农业企业入驻,今年已生产切花6680万支、种苗8600万株、盆花190万盆,实现产值2.3亿元。
“我家还剩11.6亩的土地都流转给公司了,田每年每亩1800元,地1400元一亩,一年一万多块的收入,而且是逐年递增。”黑泥地社区居民李国亮说。
黑泥地社区党支部书记钱保兴介绍,土地流转前,涉及村庄的农户户均耕地为5亩,年种植收入在1万元左右,土地流转后,农户每年可获得稳定的地租收入为7000元-9000元,按照户均至少1名劳动力在园区务工,月收入平均为2000元左右,年务工收入为24000元左右,地租+务工收入为31000元-33000元,户均增收2万元左右,如1户有2名以上劳动力到园区务工,增收幅度更大。
目前,园区有长期务工人员598人,季节性务工近3000余人次,326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就业。园区土地流转农户年户均增加收入7000-9000元,长期务工农户1人务工年均增收20000元以上,季节性务工日工资80元。
“通过高效现代农业园区的加快建设和带动,目前我们集镇和园区周边村庄的人居环境都得到了很大提升,下一步还要规划高原花卉小镇、农产品精深加工物流园区,努力形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态势,使之成为羊街乃至开远产业发展的引擎和发动机。”羊街乡党委书记陈勇说。(薛丹、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