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农村电商交易额三年增85.6% 基础设施待加强


时间:2018-11-15  来源:新华网 点击:
农村地区发展不充分的现状,恰好让农村电商有了可施展拳脚的空间。近日,在第五届京交会的“精准帮扶与社区电商论坛”上,商务部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研究院院长李鸣涛提出,农村电商的发展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推动力,推动农村地区社会经济生活条件改善,促使农民增收。开拓县域及农村市场是当前电商企业的重要战略布局,农村电商成为县域及农村资源的发掘器。
阿里、京东、苏宁等企业不断布局农村市场。据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的《2017中国农村电商发展报告》显示,2017年农村网络零售额达到12448.8亿元,同比增长39.1%。预计2018年农村网络零售额将突破1.5万亿元,增幅或超过20%。农村网络零售市场已初具规模。
农村电商也存在着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的问题。李鸣涛强调,农村电商发展可持续已成为电商企业面临的突出挑战。近几年,农村电商交易额呈现快速发展态势,从2014年的1800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1.25万亿元,增幅达85.6%。但值得关注的是,近两年来,农村电商交易额开始呈现增长放缓的趋势。在电商服务企业建设服务网点的过程中,大量的网点均存在可持续问题,如何驱动网点成为下一步电商企业亟须解决的问题。
物流网点建设是农村电商发展关键所在。中共城步苗族自治县委常委、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方凯称,农村物流成本居高不下,需要依托地方政府配套资金对物流进行补贴。物流和电商脱节明显,尤其是交通不便利的偏远农村,实施电商进农村难度非常大。每日优鲜联合创始人曾斌表示,由于消费者需求的变更,零售近场化是解决物流问题的关键。曾斌强调,供需不平衡导致的商品滞销问题,也是企业面临的困境。每日优鲜计划与多地政府合作,通过极速达电商、无人零售等丰富的零售终端,全面精准获取客户需求信息,再按照客户需求计划性地精准生产养殖、种植农产品。
李鸣涛表示,农村消费是驱动农村电商第一阶段发展的动力来源,带动了物流问题的解决以及网点建设。在这一阶段,电商企业集中考虑农产品上行问题,包括基础设施问题、标准化问题以及可持续性保障问题。这些问题又成为第二阶段驱动农村电商发展的动力。第三阶段则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和产业兴旺目标点,通过电商进一步增强农村地区吸引力,让更多的资源回到农村以及农村电商生态体系中。

(责任编辑:中国农民网)


来源:新华网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