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来自驻村一线的心声


时间:2018-09-16  来源:未知 点击:
 
    公道观察网(通讯员 文怀科)一段驻村路,一生驻村情。今年2月我作为一名“访惠聚”驻村工作队员,驻沙雅县托依堡勒迪镇四农场村开展工作,任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在这些日子里,从看到的情景,听到的农事,走到的地方,访到的人,成为我一生弥足珍贵的人生经历。
    一、久久为功是弘扬驻村精神的法宝。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开展“访惠聚”驻村工作,事关落实总目标,事关全局和长远。通过下派驻村干部这“一根针”,可以带动上下各部门整合资源,形成落实总目标的“千条线”,激发农村活力。做好“访惠聚”驻村工作要大力弘扬“滴水穿石,久久为功”的驻村精神,注意处理好与“村两委”的关系,做到融入融合不搞“两张皮”,把基层力量充分调动起来。关键时刻敢于担当、善于引领,扎根基层,最终实现基层社会的“善治”。干部和群众是鱼水关系,活鱼水中游,死鱼水上漂。驻村工作,离开了群众就是死路一条。因此,要牢固树立“功成不必在我”的意识,做好一些打基础、管长远的事。弘扬好驻村精神,必须建立完善一套比较健全的驻村工作长效机制,工作队承担着精准滴灌“管道”责任,要以严考实评促进驻村工作精准精细精致。
    二、干部驻村更是驻心。不忘初心,不负韶光。驻村干部担负着维护社会稳定、做好群众工作、推进脱贫攻坚、建强基层组织、建设和谐新农村的重任。干部驻村效果如何,反映驻村干部作风的“风向标”。很多干部眼中的小事,对群众来说都是大事。驻村以来,我们安心入住,走近群众,真心服务,主动把村里的事当事业干,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从驻村工作中获得人生快乐。在这些驻村日子里,我们和村民一起累,一起苦,一起笑,与村干部们一起生活、工作,慢慢由机关人转变成了村里人,我们原本洁白的脸,变成了现在黝黑的脸。一双双磨破的鞋,使工作队与村干部、与村民的感情越磨越深,心与心的距离越磨越近。如今,我们有村民朋友可以串门、拉家常、话未来,有村民议事点可以和村民说事、谈心,有急事、难事我们工作队会在第一时间赶到,想方设法帮助解决,我们和农民兄弟早已成了一家。愿我们回顾自己的驻村岁月,不会为当时的碌碌无为感到后悔,而是拍拍胸膛说,“值了!”
    三、驻村干部是群众眼里的“定盘星”。水流走了,石头还在。“访惠聚”驻村工作队大力开展“传帮带”工作,工作队着力在“联、合、统”上使劲发力,建立健全联合党支部“七统一”工作机制,推行“多位一体”交叉分工和“AB岗”责任制。驻村干部与结对帮带的村干部换岗,注重目标融合、责任融合、机制融合,从思想、作风、能力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帮带。实行换岗工作“项目化”管理,驻村干部和村干部角色互换,一起学习,一起走访,一起工作。制定加强村党支部建设、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建设美丽村庄等工作规划,明确具体措施,推进工作时间表,确定责任人,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中促进村党员干部强思想、换思路、提能力、变态度、转作风,确保村各项工作落细落小落具体。驻村干部和村干部双向互动走访1781户次,互帮互助结亲87人次,共同排查化解矛盾纠纷22件,形成“1+1>2”的效应,为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提供更加坚实的组织保障。


来源:未知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