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农观察网讯: 到2022年,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初步建立。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制度性通道基本打通,城市落户限制逐步消除,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基本建成,乡村治理体系不断健全,经济发达地区、都市圈和城市郊区在体制机制改革上率先取得突破。
到2035年,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城乡有序流动的人口迁徙制度基本建立,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全面形成,城乡普惠金融服务体系全面建成,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
到本世纪中叶,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成熟定型。城乡全面融合,乡村全面振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
【城乡要素合理配置】
●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
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城市落户限制。
●建立城市人才入乡激励机制。
推动职称评定、工资待遇等向乡村教师、医生倾斜。
●建立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
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允许就地入市或异地调整入市;允许村集体在农民自愿前提下,依法把有偿收回的闲置宅基地、废弃的集体公益性建设用地转变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
【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共享】
●建立城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机制。实行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县管校聘”,推行县域内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和城乡教育联合体模式。
●健全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鼓励县医院与乡镇卫生院建立县域医共体,鼓励城市大医院与县医院建立对口帮扶、巡回医疗和远程医疗机制。全面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实行差别化医保支付政策。
●完善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险制度。
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巩固医保全国异地就医联网直接结算。
●统筹城乡社会救助体系。
推进低保制度城乡统筹,健全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确保动态管理下应保尽保。改革人身损害赔偿制度,统一城乡居民赔偿标准。
【利于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完善促进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环境。推动形成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统筹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就地创业就业。健全农民工劳动权益保护机制,落实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平等就业制度。健全城乡均等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制度,努力增加就业岗位和创业机会。
【设立两级融合试点】
选择有一定基础的市县两级设立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支持制度改革和政策安排率先落地,先行先试、观照全局,及时总结提炼可复制的典型经验并加以宣传推广。
来源:中国三农观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