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安徽划定生态保护红线 全省超15%国土被划入


时间:2018-07-07  来源:未知 点击:


     (星级记者程茂枝)6月29日,省政府发布《安徽省生态保护红线》。我省生态保护红线总面积为21233.32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15.15%。未来将实现一条红线管控重要生态空间,并确保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

  据了解,我省生态保护红线按照其主导生态功能,划分为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维护等3大类共16个片区。从基本空间格局来看分为“两屏两轴”:“两屏”为皖西山地生态屏障和皖南山地丘陵生态屏障,主要生态功能为水源涵养、水土保持与生物多样性维护;“两轴”为长江干流及沿江湿地生态廊道、淮河干流及沿淮湿地生态廊道,主要生态功能为湿地生物多样性维护。从市域看,生态保护红线面积比重较高的为黄山市(37.55%)、池州市(33.49%)、六安市(28.12%)、安庆市(22.45%)。从县域来看,生态保护红线面积比重较高的为石台县(61.9%)、金寨县(55.96%)、黄山区(52.57%)、霍山县(51.79%)。

  记者从省环保厅了解到,我省生态保护红线集中分布于:皖西大别山区的梅山、响洪甸、磨子潭、佛子岭、龙河口和花凉亭等水库库区及上游山区,皖南的黄山—九华山区,率水上游的中低山区,登源河和水阳江上游山区等水源涵养重要区域;皖西的天柱山区和岳西盆地地区,沿江以北丘陵区,沿江以南低山区,青弋江和漳河上游丘陵区,新安江中游的西天目山山区,江淮分水岭地区,皖北黄泛平原等水土保持重要区域;皖东南山区,牯牛降及周边地区,巢湖湖区,滁河上游的滁西丘陵区,皖北皇藏峪及周边,沿江以北华阳河湖群区,长江沿江湿地区,淮河中游、下游的沿淮湖泊湿地区等生物多样性富集地区。

  省环保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全省划定的生态保护红线区域,保护了全省35.34%的森林、44.26%的草地和54.80%的湿地生态系统,可以有效保护全省34.31%的水源涵养功能、33.60%的水土保持功能和29.82%的生物多样性维护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水土流失、生物生境破碎化等问题,推动全省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与提升,使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显著增强。

  省环保厅表示,生态保护红线原则上按照禁止开发区域的要求进行管理。严禁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各类开发活动,严禁任意改变用途。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后,只能增加、不能减少。地方党委和政府是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责任主体,要将生态保护红线作为相关综合决策的重要依据和前提条件,切实履行好保护责任。同时,还将建立考核机制,严格责任追究,确保全省生态保护红线划得出、守得住,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


来源:未知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