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农观察网:枣子坝村如今没有甜蜜的枣子,在山多耕地少的荣县东兴镇枣子坝村,在家农民增收犹如登上这里高高的山坡难上加难。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从镇畜牧站下派到该村当党支部书记的程顺金便因地制宜引导农户发展蘑菇和种植优质脆李。通过一年多的努力,蘑菇卖了8批次,50多亩李子长出了新芽,增收的希望露出了“尖尖角”。
枣子坝村幅员18平方公里多的区域内,有100多个大大的高山,茂密的林地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二,但就是没有肥沃的土地,更难找到增收的路子,全村2200多人除去外出务工在家的仅有700余人。
去年,村党支部积极支持返乡创业青年张毅租赁场地发展蘑菇,两处场地1000多平米的蘑菇生产房至今已经卖出蘑菇8批次,10多万斤的产量获得了一笔可观的效益。“目前生产的蘑菇有猴头菇、平菇、秀珍菇三个品种,效益最好的是猴头菇每公斤批发价24元,效益差点的是平菇每公斤10元左右。今年还要扩大500平方的生产规模。”荣县春雨菌业业主张毅介绍。
扩大规模的资金哪里来呢?“村委把产业扶持资金26万元(包括20建档贫困户)入股到这个菌厂,一是扩大生产场地,二是增加配套设施,三是开发电商平台,让山里的‘生态菌’走出山沟沟。通过概算,建档贫困户入股的那部分资金,年终可分得红利10万元以上,也就是说每户有5000元的分红款。”党支部书记程顺金向记者算了一笔账。为了把小蘑菇做大,程支书已经与自贡市农业农村局对接,近期请专家上门指导生产房的配套设施改造升级。
利用空闲荒地栽脆李,这也是该村党支部引领村民另一类型的户外增收门路了。去年12月栽下的五月脆李和蜜糖李两个新品种李子,目前已经发出了长长而幼嫩的新芽,预计明年就可初挂果了,不过,今年还要发展100亩。这里远离城市,环境生态,今后成片投产了,城里人可驾车到山里吃生态李子。为了支持农户发展,村上拿出4000多元自有资金为村民每株苗子补助了2元。
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