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衡水市武强县农耕社会的民间舞蹈——打花膀


时间:2019-05-01  来源:网络 点击:

 

中国三农观察网:随着衡水市第二届旅发大会的脚步越来越近,武强县的各项筹备工作也在紧锣密鼓进行中。打花膀作为武强民间广泛流传的一个充满农耕社会气息的舞蹈,2011年被列入河北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旅发大会即将来临之际,让我们一睹打花膀的风韵……

打花膀是农耕社会早期农民在夏秋劳动之际自娱自乐的一种原始文化形式。在那没有广播、电影、电视的农耕社会里,劳动一天的农民在打麦场或打谷场上由看场睡觉时拍打蚊子产生此起彼伏的声响取乐,你拍我拍,看谁拍得响,看谁拍的花样多。后来,人们光躺着拍觉得不尽兴,便站起来,加入形体动作,连跳带拍,久而久之,这样一种自娱自乐的舞蹈雏形便产生了。

打花膀均由赤臂赤足,只穿短裤的男性以集体舞形式表演,表演时不用任何乐器伴奏,以拍、打、捻、揪、甩、咔等动作,使身体各部位磨擦撞击,发出清脆的声响,四肢和躯体随节奏舞动,其艺术风格欢快热烈,彪悍粗犷,雅拙古朴。后来,随着动作节奏和声响,表演者还由内心里发出“嗨——”“嗨——”等一些简单的呐喊之声,既像劳动号子,又像纤夫之歌,内容都是庆贺五谷丰登的喜悦,或祈望幸福生活的心声。堪称古老舞蹈的“活化石”。这个舞蹈产生的准确年代待考,根据其原始社会气息的打扮、表演动作分析,距今至少在2000年以上。

后来,随着民间活动的丰富,打花膀开始配上表演词,一是《说古人》:“一月里,一月一,一夜白头伍子胥;二月里,二月二,王郎带兵赶刘二;三月里,三月三,秦王挥鞭赶三山;四月里,四月四,荆轲想把秦王刺;五月里,五月五,屈原跳江为亡楚;六月里,六月六,廉颇不该跟相如斗;七月里,七月七,哭倒长城是孟姜女;八月里,八月八,文王就把太公拉;九月里,九月九,霸王自刎乌江口;十月里,十月十,苏秦不吃猫剩食;十一月,是寒冬,古人古事说不清;十二月,整一年,古人古事说不完。”二是《大实话》:“正月里,是新春,十六两,是一斤;四月里,麦稍黄,丈人的媳妇是丈母娘;七月里,吃新米,没有云彩不下雨;十月里,刮北风,西屋的门口都冲东。打花膀,花膀花,实话说了一大掐。”

上世纪80年代,经过挖掘整理,打花膀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被搬上舞台,表演者根据现代新生活的喜悦心情,又配上了一些简单的音乐伴奏,并在表演的同时,配上了有武强地方民俗特色的唱词:“打花膀,真带劲儿,过年都是欢喜事儿;赶年集,买年画,年画都在屋里挂;做年饭,蒸年糕,年糕里头都搁枣;先做剂子后擀皮儿,五更的饺子没外人儿;放鞭炮、庆丰年,门上贴的是对联;打花膀,花膀花,实话说了一大掐。”使整个舞蹈变得既充满深厚的文化底蕴,又有十分浓郁的乡土气息,在国内外引起强烈的反响和关注。

2006年10月,联合国地名专家组中国分部和中央电视台在为武强县拍摄《千年古县》大型文献专题片时,把打花膀选为拍摄内容之一。(孟卫力 苏小立)


来源:网络

 


文字友情链接
中华发展报道网 公道网 河北企业网 法讯网 民间文化艺术 汽车总网 时代纪实 时代中国 冒个泡网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图片友情连接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3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