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赵土豆”成了致富“金疙瘩”


时间:2021-04-24  来源:中国三农观察网 点击:

从村集体经济为零的贫困村,到村集体年入百万元的富裕村,靠着种植土豆、发展深加工产业,界首市陶庙镇赵庄村实现了华丽“变身”。4月20日下午,记者跟随“皖美”安徽全媒体采访团来到该村,探寻小土豆变成“金疙瘩”的奥秘。

“2012年,我们村开始试种土豆,当时只有十几亩,村干部带头种。”该村书记赵子银回忆说,当时村民都抱着看热闹的心态,“这咋能弄成哩!”“成天不干正事!”……村民的“冷言冷语”并没有动摇村干部们依托产业发展带动村民致富的决心,“当年种出来的土豆收入就有七八千元,超过了小麦玉米的收入。”

看到能挣钱,村民也相信了“种土豆能致富”的说法。从2013 年开始,该村种土豆的人逐渐多了起来。村里就邀请土专家、技术推广中心专家或教授,多次为干群举办各类培训班。“当年全村土豆种植面积就达到了1000多亩。”赵子银说。

然而,赵庄村发展土豆种植并非一帆风顺。2017年,由于市场不景气,种出来的土豆2毛钱一斤都卖不出去。“当时老百姓急坏了,我们村干部也心里发愁,后来开会一合计,还得做深产业链,才能抵御市场风险。”该村利用项目资金与企业合作,上线了2000多万元的土豆粉丝加工设备和冷库。成熟的生产线和仓储,一举解决了土豆附加值不高的问题。

2019年,乘着“三变改革”的春风,该村决定扩大种植面积,大力推进土地流转。“我们成立了股份经济联合社,还给全村3598人每人分配了1股,每股1131.84元,按年分红。”赵子银介绍,为给村民增加分红收入,他们还与宁国市亿农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开展技术合作,投资500万元建设了100万棒香菇种植基地,“企业保障每棒香菇不少于1元的基础收益,超过部分村与企业按7:3的利润分成。”他说,去年底该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了100万元。

产业发展也让村民钱包鼓了起来。“除了分红和流转土地的收入,我每天还能到种植大棚来上班。”村民赵影对记者说,她每个月的收入在3000元左右。按照合作社制定的考核标准,如果一个月上满25天班以上,还能获得全勤奖。“现在在家门口就能打工挣钱,也能照顾老人孩子,好得很哩!”

在村里大力发展土豆种植的基础上,该村村民也纷纷流转土地种土豆。“现在全村有70个合作社,总种植面积达3000多亩,村里为此注册了‘赵土豆’品牌商标。”赵子银告诉记者,目前土豆产业带动该村乃至临近村庄共计500人多实现就业,户均年增收3000多元。“下一步我们准备在种植土豆的基础上,扩大香菇套种面积。”他说,该村已和上海的企业谈妥,即将上线香菇深加工生产线,推进传统种植业向纵深发展。

“赵庄村通过‘三变’改革,大力推进土豆、香菇等产业发展,已经成为全镇样板。”该镇党委书记刘颂阳表示,全镇计划以赵庄村为龙头,带动周边六个村抱团发展产业,“让更多老百姓看到、享受到产业发展红利,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王逸群)


来源:中国三农观察网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