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脱贫全靠好政策,致富不忘扶乡邻


时间:2019-05-04  来源:中国三农观察网 点击:

中国三农观察网讯:“养猪这个活不重,只要人勤快就能干好,对于像我们这种没劳动力的家庭来说正适合。”4月22日上午,在大竹县周家镇龙头村二组,已脱贫户陈海印却没歇着,正在忙着给自家的养猪场打扫清洁卫生,说到现在的生活他很是满足。

陈海印一共7口人,上有一对年过七旬的父母亲,下有一双正在读书的儿女,妻子患有糖尿病需长期服药,家庭经济入不敷出,生活状态苦不堪言。2014年,陈海印又因右肾坏死,失去了劳动力,原本举步维艰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于当年7月被认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幸好有国家的扶贫政策,帮扶干部又认真负责,不然我家的生活那有现在这么美!”陈海印在镇村干部和帮扶责任人的倾情帮扶下,不仅通过医疗救助途径解决了他和妻子的看病和用药问题,还利用财政贴息小额信贷4万元、产业发展资金6000元、贫困村产业发展周转基金1万元,建起了200平方米的养殖场。2017年,陈海印成功培育母猪10头,年产仔猪140余头,出栏肥猪100余头,年产值近20万元,实现纯收入近8万元,成果实现脱贫目标。

脱贫不脱政策,脱贫不脱帮扶。大竹县不仅瞄准脱贫目标铆劲,还大力实施“回头看、回头帮”工程,对已脱贫户做到“扶上马送一程”,确保已脱贫人口稳定脱贫、同步奔康。

2018年,陈海印家奔康步伐顺利推进,依靠生猪养殖年产值达到25万元,纯收入近10万元。“现在养殖场有仔猪30多头、母猪7头,母猪产的仔我全部都是自己喂养,年终收入5、6万块钱不成问题。”孩子读书有各种资助政策,每年收入都很稳定的陈海印一脸写满了感激。

吃水不忘挖井人、感恩奋进才最行。“养殖场每年需要2、3万斤粮食,都是以比市场价高出2分的价格优先向周边困难群众收购的。”几年来,陈海印一直坚持力所能及地为乡里乡亲做点实事。2017年,陈海印还带动陈正斌、陈正千两户困难群众共同发展起生猪养殖,主动为他们提供优质猪仔和技术服务,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脱贫攻坚重在产业,群众致富依靠产业。大竹县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最长效的发展机制,紧扣农业“5+6”重点工程,深入实施“省定贫困村产业发展专项规划”“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实施意见”等,切实施策以产促收。据了解,实施产业扶贫计划以来,该县已投入发放产业扶持基金2188万元、产业发展资金7370.35万元,发放扶贫小额贷款12504笔、5.04亿元,切实确保了贫困群众在产业致富的路上走得“更快更好”。

 


来源:中国三农观察网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