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狐突文化的曙光 ——洪洞县三晋狐突文化研讨会侧记


时间:2021-12-19  来源:中国三农观察网 点击:
关公文化讲大义   狐突文化看涧西
三晋专家在此聚   文旅融合谋崛起

三农融媒网 ( 图文/张天鸣  狐秋花  苗红星   张治忠) 报道:洪洞县万安镇涧西村以狐姓村民居多而闻名全国,在万安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洪洞县三晋狐突文化研讨会在寒风暖阳中如期举行。


  对于关公的大义众所周知,对于狐突的精忠报国却鲜为人知,由于来自乡宁、交城、清徐、太原、天津等地的专家学者,还有当地狐氏晋姓后裔代表及民俗专家云集于此,加上狐全宝赠书,卫方正题写狐爷庙碑文,威风锣鼓为狐爷庙开光助兴等前期铺垫,本次研讨会收到了预期的良好效果,更受到了三晋文化界的一致好评。

  参加本次研讨会的有狐突文化资深学者晋廷瑞、狐全宝、狐小锁、狐秋花、狐东锁、狐安俊、宋思慧、阎灵娣、王晓鹏、续晋一、狐许明、狐云杰、石云峰、董爱民、张洪波、韩斌等30余人,期间,全国华夏晋氏宗亲会常务秘书长晋廷瑞就“无狐无晋”阐述了晋狐在中国历史上的辉煌及当下文旅融合时期的现实意义,阎灵娣、王晓鹏、宋思慧等人相继叙述了乡宁、交城、清徐等地狐姓探源研究成果,并达成共识,肯定了洪洞县万安镇涧西村是全国狐姓后裔最多的唯一村落,也是这次狐突文化研讨会在涧西村举行的主要原因。

  该村来自天津的狐氏后裔作家狐全宝,就自己出书的创作过程和狐突文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与大家作了详细分享,使参会人员对狐突“忠义”文化的精髓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狐秋花也是该村在外工作人员之一,她历年来对狐突文化一直关注与奉献,在这次研讨会上她表示,对狐突文化今后将一如既往的支持,她说,目前已经与省三晋文化研究会对接成熟,明年拟成立狐突文化研究院,将狐突文化与三晋文化融合一起,依托狐姓最多的涧西村为基地,让涧西村成为乡村振兴的一块文化基石,石云峰也在讲话中指出,文化承载乡村振兴是涧西村的一个创举,其经验值得宣传与推广。狐安俊说,他的本家爷爷经常给他讲,当年抗战时期,著名作家随军记着舒群,周立波、斯诺正好住在涧西村家中,才有了爷爷参军走上革命道路的光明前途,至今爷爷在其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回忆书籍中对此段经历也有文字记载,他认为这也是狐突精忠报国思想的传承缩影。

  韩斌既是学者也是乡贤,他在座谈会上的发言颇具权威,他表示,狐突封侯拜神,赖于宋清两朝皇帝的加封妥侑,涧西村狐爷庙落成及研讨会的召开,除了狐秋花、狐全宝、狐天康等乡贤人士及民众义举,更是国家发改委“新时代宗祠文化与乡村振兴课堂启动会”在洪洞召开之后,绽开的一朵傲秋新花,凝结的一枚金秋硕果,狐突文化研讨会,又为这朵新花增色,给这枚硕果增值,引领一方宗祠文化研究新潮。
  万安镇党委书记张洪波对于这次文化研讨会给予很高评价,他说,这次研讨会在涧西村成功举办,标志着舜文化的“德”与狐突文化的“忠”合而为一,为进一步打造万安德祖文化圣地提供了新的思路,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的讲话精神。用洪洞人文精神,历史眼光,政治站位,发展格局,结合文旅精神,借鉴根祖文化品牌和成熟的经验,搭乘乡村振兴快车道,继续弘扬脱贫攻坚精神,依托历山接姑姑迎娘娘活动和舜耕历山德孝故事,凭借看得见摸得着的“一镇两个中国古村落”为基础,把狐突文化和通背拳武德文化作为一种助推剂,站在尧文化和舜文化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在践行全县五好发展打造幸福老家洪洞的大框架下,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文化研究成果,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部署下,举全镇之力,放眼世界大格局,以又见平遥之智慧,咬定青山不放松,汇集多方智慧和道德力量,将红色文化穿插其中,打造影响全球华人的另一块“德祖”文化金字招牌。领导的高度重视让与会专家看到了狐突文化的曙光,一片掌声一条心,本次研讨会取得了空前的成功,各位专家都表示联手合作,共同打造狐突文化的辉煌。


来源:中国三农观察网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