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农观察网讯:贵州铜仁市按照“园区景区化、农旅一体化”发展模式,创建12家五星级、9家四星级、10家三星级农业园区,打造1家国家级、6家省级、40家市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目前全市有标准级以上乡村旅游村寨33家、三星级以上乡村旅游经营户(农家乐) 78家、标准级以上乡村旅游客栈31家,合计142家。涌现了德江陶缘居、印江云上居、玉屏田坪养生小镇等休闲农旅产品,德江天麻、松桃苗绣、石阡苔茶、思南花甜粑、江口米豆腐、沿河糯米包子等成为游客必购的土特产品。
与此同时,农村服务业结构的调整,催生农家乐3000余家,乡村旅游客栈1300余家。其中德江潮水河山庄、思南县开心庄园、江口县太平镇月上人家等146家旅游企业通过省级乡村旅游质量等级评定。
健全基础设施,打通乡村旅游发展通道。为助推乡村旅游快速发展,该市加大力度对乡村旅游示范点的道路、电力、饮水、厕所、停车场、垃圾污水处理设施、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力度。2018年,纳入全省民生实事的55座乡村旅游公厕完工39座,完成绿景建设2.46万亩,新建和改扩建乡村旅游公路1200多公里,新增旅游步道14千米,新建停车场4000平方米,新增垃圾箱等垃极处理设施1600多个。目前,江口县云舍村、思南县郝家湾村被纳入全省20个乡村旅游基地建设,碧江区茶园山村、松桃县响水洞村、德江武陵陶缘休闲度假区等10个村被纳入全省100个乡村旅游示范点基础设施建设(民生工程),碧江区瓦屋乡克兰寨、德江县煎茶镇新场等10个村寨被评为市级乡村旅游示范村寨。
举办节庆活动,丰富乡村文化旅游内涵。该市通过提升农村人居环境、保护传承民俗文化、涵养民风乡风等措施,为乡村游插上“隐形的翅膀”,将软环境软实力转化为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让广大农民享受到发展成果。该市积极开展“美丽梵净山·铜仁过大年”活动,春节期间向500多万名中外游客展示了该市石阡毛龙、德江土家炸龙、寨英滚龙、思南花灯等民族民俗文化;依托村寨民族民俗文化,打造出石阡敬雀节、松桃四月八、瑞午龙舟赛、德江火龙节等民俗活动品牌,吸引了近60万名游客来体验该市多彩的民族文化;依托自然田园风光,举办碧江油菜花节、沿河李花节、石阡五德桃花节、德江桶井乡丰收节等节庆活动。同时,深挖乡村民俗文化,将“乡愁馆”与乡村旅游点游客中心结合建设,在展示该市乡村农耕文化的同时,又有效解决乡村旅游配套设施不完善的问题,助推该市乡村旅游发展。
2018年全市旅游发展评价综合指数排全省第六位,全市接待海内外游客9094.43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743. 97亿元,同比增长40.65%和43.64%,其中乡村旅游接待2546.44万人次,实现乡村旅游收入186亿元,已带动5.2万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增收脱贫。
来源:三农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