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改造环境做实事 打造旅游创品牌


时间:2019-05-01  来源:网络 点击:

 中国三农观察网:早上六点就来到了村部,今天是乔家尖围网养殖拆除的日子,根据环保检查的要求,要对村辖区内4000多亩湖面的围网养殖进行拆除。湖滨村位于高邮湖边,村民在湖边利用圩区,围网养殖较多,水产投入的饲料、鱼药以及养殖排泄物已经对水质造成了影响。“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退养还湖是必经之路。水面发包收入是我们村集体的收入之一,除了养殖户有抵触之外,有的村干部也有些不理解。前面两个多月,我跟村里吴江书记、曹修龙主任等一起做了大量的动员工作,直至昨天,所有的养殖户已经签订的拆围协议,先期的补偿款46万已发放到位,今天早上对围网进行集中拆除。

  9点左右,从拆围现场回到村部,召开村委会,商量成立劳务合作社的事情。湖滨村虽有土地5000余亩,但均已流转,并按照高邮镇统一布置打造油菜花海景区。土地流转后的村民如何安置、如何保证湖面围网拆除后入养殖户的生存,也是村两委会即将面临的难题。村两委会坐下集中讨论,认为成立劳务合作社,组织村民参与花海项目的油菜花种植、田间日常管理等工作,解决农村留守人员的务工问题。经与镇领导请示,对于参与景区田间劳作的村民,统一按照80元每天支付劳务报酬。这样既解决了油菜花种植缺少人手的问题,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农户收入,一举两得。

  成立合作社的事情布置给村会计下午去办手续了,接近中午时分省农科院的高建芹博士一行就到达了高邮。高博士是我省研究油菜方面的专家,对于油菜选种育苗、种植管理经验都很丰富。由于村里2018年打造的油菜花海景区,第一年种完油菜后花开的不是很理想,这次我通过省农科院一起挂职的陈哲书记邀请高博士的课题组到村里来进行技术指导。中午在高邮镇食堂简单的吃了中饭后,我跟高博士、景区张民主任等人一起来到田间。高博士详细了解了我们这里的气候条件,并对土壤、水质等进行采样和初步分析,对于种植油菜的品种、育种时间、栽种方式、管理要点等一一给出指导并列出详细方案。有了科学的栽种方案和技术支持,明年的油菜花会开的更久更艳。

  送走高博士一行,已经是下午三点左右了,我跟吴江书记一起又来到了湖滨中心路的施工现场。湖滨村现在的村民住宅都是94年左右在现在的地址上集中建盖的,92年的时候,村子还在湖边的长生圩一带,由于高邮湖泄洪需要,炸坝破圩,淹了原有的村庄,94年在现址集中批复宅基地并重建村庄。村庄道路等规划较为科学、整齐划一,但由于铺设时间较久,主干道不够宽,部分路面也出现破损。上半年从交通局、卫健委、高邮镇等上级政府和部门争取到了农村公路项目、厕所改造项目等资金400多万,对村里的道路进行改造升级。在原有湖滨穿乡路的基础上,拓宽道路1米,实现主干单双向两车道;对湖滨中心路进行延长,确保水泥路边铺设到每个农户家门口;同时结合路面改造,对300多户农户家里的厕所进行改造。工程进展较为顺利,已经接近尾声。看着整齐的路面、改造过后的厕所,原来收施工影响的农户也由略有成见转为理解,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从工地出来我抽空去了趟高邮市农委,找到吴俊副主任和黄开华科长,跟他们具体对接一下打造休闲旅游精品村项目的有关事宜。到村任第一书记以来,我详细走访湖滨村的角角落落,对在目前情况下的湖滨村如何发展进行了认真分析,并回到省农委与各个相关处室进行沟通。经了解,我们现在打造的油菜花海项目,可以创建省级休闲农业精品村,省、市农委对符合精品村标准的村子,有40万的奖励资金。我便邀请了园艺处的同事、南京师范大学的陶卓民教授、扬州大学的江解增教授前来指导,在他们来之前我要跟高邮市农委再进行对接。园艺处具体负责项目管理,陶教授是做乡村旅游的方面专家、江教授是做水生植物方面的专家,经过前期的沟通,他们答应近期到村在就项目申报、如何进一步提升景区质量和油菜花期之外发展水生植物采摘等方面予以指导,有了专家教授的助力,和项目的帮扶,景区一定会发展的越来越好。

  晚上到了高邮镇政府食堂吃晚饭,吃饭的过程中碰到了镇党委副书记冯国庆、组织委员赵邦定,他们跟我说,村里对村容村貌进行环境改造升级的申请,高邮镇已经同意,并将投入两百多万,支持湖滨村对运河大桥以北的片区进行环境改造,高标准打造美丽乡村,这无疑是一个重大利好。吃完饭回到宿舍,我拨通了委社会事业发展处马吉骁科长的电话,马科长告诉我,今年省农委也将建设全省第一批200个农村人居环境改造示范村,每个村省里奖补资金50元左右。我把村里要进行改造的事情与他进行了交流,并详细记录下人居环境改造示范村的具体要求,“三清一改”、污水管网对接、垃圾分类等等。马科长说,村里要搞人居环境改造,只要按照标准施工到位,申报第一批全省示范村肯定没有问题。马科长的话给了我很大的鼓舞,让我看到了后方单位的大力支持,也让我看到了湖滨村更加美好的明天。

  在电视、报纸、网络上,经常能看到有关“第一书记”的报道,一直对这个岗位充满敬意和向往,然而能够成为一名“第一书记”,却是我没想到的。2018年的12月份,我有幸成为省委组织部第三批驻村第一书记的一员,被派往高邮市高邮镇湖滨村任职。作为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的我来说,虽然读的农业大学,工作在省农委,但是对农村的工作却很陌生。挂职这段时间以来,我得到了派出单位、高邮市委组织部、高邮镇等上级单位和领导们的关怀和帮助,也得到了村两委会干部的大力支持,让我了解了基层的真实情况,摸清了基层的工作方式,他们都更加坚定了我做好一个接地气“第一书记”的信心。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实现乡村振兴的伟大目标指日可待。(作者:高 升 高邮镇湖滨村第一书记 江苏省农业农村厅疫控中心科长)


来源:网络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