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是千百年来人们追寻的梦想家园,而今天的碑廓镇东山部落片区美丽乡村就这样如诗如画地呈现在人们眼前。
近年来,碑廓镇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 按照“三生三美”融合发展的方针,着力打造东山部落市级美丽乡村示范片区,助推乡村振兴提档升级。
看重村容村貌的“面子”,着力打造“生态美”
体验果桑采摘,感受民俗旅游,品鉴茶香四溢,领略现代农业,碑廓镇依据各村特点,形成“一村一品、一村一韵”格局,在风貌塑造上留住乡村的“形”。坚持基础设施先行,加快实施“五化”工程。截至目前,累计硬化街道2.1万平米,美化1万平米,安装路灯706盏,建设文体广场12处,安装建身器材45套。尤其突出绿化建设,按照“大绿量、立体式、多色彩、乡土化、不露土”的要求,新栽苗木30余万棵,采用乔灌结合,高低搭配的方式,大大提高了村庄森林覆盖率,村村创建为区级绿化示范村。
过好集体和村民的“日子”,着力打造“生产美”
白墙灰瓦唤起片片乡愁,乡间小道纯朴幽静,由日照两顶山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精心打造以旅游为主题的精品星级民俗民宿无不让游客感受乡间田园生活的乐趣。“ 我们通过与两顶山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采取村、企合作共建的方式,由村集体以荒山坡地入股,占40%的股份,企业投入开发的全部资金,占60%的股份。通过这样的合作方式,切实提高村集体的长期收益,同时促进本村的开发建设。”王东山村支部书记孙成全说。
这是该镇实行“党建+龙头企业”产业共建模式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碑廓镇始终把握“生产美”这个核心,在宜居宜业上留住乡村的“人”。以基层党建为引领,创新探索实行“党建+龙头企业”、“党建+合作社”等发展模式,大力发展有本地特色的农村经济业态,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益,变被动输血为主动造血,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动力。
提升群众思想道德的“里子”,着力打造“生活美”
4月5日,雨淅淅沥沥,天气有些阴冷。玉峰岭村委大院却热闹非凡,最美家庭、“好婆婆好媳妇”表彰现场气氛热烈,新当选的10位好媳妇好婆婆胸戴红花手拿奖品,洋溢着欢快的笑声。2018年上半年,碑廓镇共评选最美家庭266户,好婆婆、好媳妇、好青年等644人。通过评选表彰,极大地促进了村风民风的转变与提升。
以评选“五星级文明户”、“好媳妇”、“好婆婆”等活动为抓手,碑廓镇全面倡导新风尚,不断提高村民自我管理能力,以家风促民风的转变。引导群众积极参加村内外公益活动,自觉遵守计划生育、孝老爱亲、环境卫生规章等制度,不断促进民风转变。认真开展倡导好家风、传承好家训活动。注重发挥群众主体作用,扎实开展移风易俗工作,完善红白理事会制度,进一步倡导丧事俭办,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深入落实“阳光村务”各项制度,强化对村级“三重一大”的监督和管理,强化党内监督,推进集体决策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建立健全科学、民主、依法的集体决策机制,建立禁毒禁赌会,实现了雪亮工程和“一村一警务助理、一法律顾问”模式全覆盖。 (
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