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让人有尊严地受助,是慈善的进步


时间:2021-01-23  来源:中国三农观察网 点击:

  去年底,北京一家餐饮店的“套餐A”火遍全网,简简单单一份牛肉面温暖了无数人。在杭州萧山区,也有这样一种“单人套餐”,向困难民众免费提供。

  杭州萧山区有一家土菜馆,老板姓李名建良。2020年12月18日,他在店门口贴上了一张“免费吃饭”的告示:“如果遇到困难,可以在店里点一份单人套餐,吃完直接走,不用给钱。记得以后有能力时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就可以了。”

  李建良说,点单人套餐的人都衣着朴素,问的时候语气很轻,显得不好意思。“要不是生活上真碰到困难了,谁会拉下面子来吃免费的饭呢。”所以,他们来吃饭,只要报上“单人套餐”四个字,店里的人从不多问一句,只让他们安静地吃饭,悄悄地离开。

  单人套餐就这样实行了一个多月。最近,老板李建良被来吃饭的人给感动到了。

  据钱江晚报·小时新闻客户端报道, 1月7日傍晚时分,一位打工人模样的男子来店里点了一份单人套餐。男子离开后,服务员去收拾碗筷,却发现没有吃完的菜上盖了一张字条,上面写着:“你好,感谢你今天给我提供了一份免费的单人套餐,你的大爱感动了我!请把多余的钱留给下一位有需要的人,祝您身体健康,生意兴隆,好人一生平安。”

  随字条附上的,是一张崭新的100元人民币。

  李建良说,他会把钱放到套餐基金里去,希望把善意传递下去。只要土菜馆还开一天,店里的单人套餐就不会下架。

  我们无从得知这位留下100元的好心人的初衷。想来,他进店点餐后,店里人不闻不问、不打扰的态度,让他吃得自在。他向自己证实了世上真有免费的晚餐。这一顿晚餐,他不仅吃到了善意,还感受到了被尊重。

  国人素有“不吃嗟来之食”的文化传统,要不是走投无路,人们一般放不下面子去餐馆“白吃白喝”。而且,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去年中国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真正贫穷到连一顿饭都吃不起的人应该没有了。如果有,多半是漂泊在外,一时遇到困难的人。事实上,李建良的土菜馆推出单人套餐一个多月,进来免费吃一顿的人,还没有超过10个。

  类似这样的“爱心餐”,特别动人之处在于:在给予帮助的同时,还给受助者留足“面子”,留下一份看不见但能感受到的尊重。这是社会慈善文化的文明与进步。这种关爱,有情怀、有智慧,会激发更多的人加入做好事献爱心的队伍,让善意和爱的暖流潺潺流淌,绵延不绝。

  留足尊重的善念更易传递——留下100元,给下一个更需要的人!这是这个冬天格外暖心的美好故事。


来源:中国三农观察网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