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收时节,广南县八宝镇绵延的田野里一片金黄,沉甸甸的稻谷压弯了枝头,阵阵稻香扑面而来,田地间忙碌劳作的农民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在我国第一个农民丰收节前夕,广南县举办了“中国·广南2018世界稻作文化旅游节”,欢庆自己的第一个丰收节。
聚而论“稻”
广南稻作文化声名远播
9月19日至20日,广南八宝——世界稻作文化发源地论坛在广南县举行。
近百名稻作文化学者、企业家围绕稻作经济贸易、稻作科技发展、稻作文化传承展开讨论,共同探讨稻作行业的发展前景。
广南县以稻为生,与“那”为伴。在这块781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住着汉、壮、苗、彝、瑶等11个民族,其中壮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42.6%。壮族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民族,据考古资料记载:“早在新石器时代,生息繁衍在云贵高原上的壮族先民已经开始将野生稻驯化为栽培稻”,稻作由此成为壮家人世代繁衍生息的主要生产方式。2017年11月在广南县坝美镇大阴洞遗址出土的碳化稻,充分证明了广南是世界重要的稻作文化发源地之一。稻田在壮语中称为“那”,壮家人与“那”为伴,以“那”为善,守着河岸两旁的稻田世代繁衍生息。这样的环境孕育了壮族先民勤劳朴实、善良温柔的性格,在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更注重保持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造就了广南以“那”文化为核心的稻作文化。
本次论坛是中国·广南2018世界稻作文化旅游节系列活动之一,旨在通过发掘稻作文化提升稻作产业价值。论坛上,来自法国、孟加拉国、缅甸、巴基斯坦、埃及、尼日利亚、埃塞俄比亚等国的专家,通过阐释当地水稻的历史文化、栽培技术、产业经济,共同围绕“稻作文化”的大主题进行交流。同时,中央民族大学原副校长黄凤显以《洛山歌与壮族稻作文化》为题、云南大学教授李昆声以《世界稻作文化的起源》为题、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杨帆以《稻作与稻作民族》为题、文山学院客座教授何正廷以《论八宝米的生产历史与文化辐射》为题,分别从文化的角度来谈稻作。云南合伙人工场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龚世强则从旅游角度,谈了“广南稻作文化——必将成为云南乃至全国一张亮丽的旅游名片”。
论坛上,学者们肯定了广南壮族在水稻文化发展传承中的作用,以及八宝米生产的优良生态环境,提出了让稻田成为生活场景、让耕作成为文娱方式、让稻草成为游乐产品、让贡米成为艺术作品、让稻乡成为诗意栖息地的新理念。
招商引资
注入县域经济发展活力
广南山清水秀,资源丰富,是一片投资的沃土。9月20日,广南县招商引资大会举行。
两个多月前举行的广南县招商引资大会成功签约7个项目、总投资280亿元。通过招商引资,越来越多的企业走进广南、了解广南,达成了多项合作协议。基于广南发展和企业投资所需,广南县委、县政府决定在中国·广南2018世界稻作文化旅游节期间再次举办招商引资大会,主要推出涉及农业、工业、文化旅游业等139个产业类招商项目,预计合作投资达548亿元。
“投资广南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区位交通、特色资源、政策服务、人文底蕴、生态宜居五个方面。”主办方向来自全国各地的客商介绍。广南地处滇黔桂三省交界处,自古就是云南通边达海、南下两广的主要交通节点。随着广南机场、广那高速公路加快建设,以及泸西过丘北经广南至富宁、广南经坝美至广西西林、广南那洒至西畴兴街3条高速公路从明年开始陆续开工建设,未来广南将进一步提速产业流和客流物流,成为辐射三省区周边区域、南下连通南亚东南亚的重要交通枢纽中心、物流集散中心、产业集聚中心。
近年来,广南县投资环境日益改善、投资优势愈发明显,引得各地客商纷至沓来。“我觉得广南是一个创业的天堂,抱团创业、抱团创新、抱团创品牌、抱团享红利,通过我们全国的平台,让这里的土特产、特色商品走出去,再通过我们在云南、四川以及其他省的门店把客人引进来。”龚世强如是说。
此次招商大会上,9个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协议总投资超150亿元,包括广南县“协丰泰”鞋业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广南县句町王城建设项目,天下第一奇村及云仙宫开发项目,梦幻八宝国际田园旅游休闲度假区,广南县石山农场茶叶提升改造、林下种植养殖,广南县中药生产加工项目,广南县“铜鼓大酒店”(五星级)建设项目,广南县松脂、松节油和杉木精油开发项目,广南县林业碳汇项目等。其中,备受关注与期待的梦幻八宝国际田园旅游休闲度假区项目,由北京雷诺兄弟实业有限公司投资开发,总投资达到80亿元,这也是本次集中签约上投资金额最大的项目。据了解,该项目位于广南县八宝镇,5年内将打造成为中国游乐新地标、世界级的游乐主题公园集群,成为文创与游乐融合、旅游与文旅地产新型融合的超级IP。
文旅融合
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以大地稻田山脉为背景,舞台隐藏在稻田中。9月21日,一场大型田园实景演出《秋收礼祭》在广南县八宝镇首演。表演与稻田相互映衬,融为一幅美丽的画卷。通过祭礼、稻谷生长、收获、品尝等舞台场景,展现了广南古老的稻作文化和广南人民辛勤劳作、热情好客的精神面貌。
坐落在八宝河畔的河野村,青山环抱,绿树掩映,蜿蜒不断的河水清澈透明。今年,河野村经过艺术家们近两个月的艺术彩绘创作化身为五色村庄、七彩村落,成为一个全新的网红村。旅游节期间,游客络绎不绝,迷人的景色让人流连忘返,成为广南旅游的一个新亮点。
“广南将以打造‘天之广 云之南’的原生态健康生活目的地为定位,以‘句町文化’和‘稻作文化’两张名片为载体,助推广南全域旅游发展。”广南县委书记芶开波表示,发展旅游的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留住绿水青山,为“把云南建设成中国最美丽省份”增光添彩。
本次旅游节以文化作为突破口,对广南的历史文化、民族文化、饮食文化重新梳理。在地域上,通过打通省级历史文化名城莲城和八宝田园风光,构建活动举办地域的空间格局。通过旅游与文化的融合,进一步实现全县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助力脱贫攻坚,推动广南由农业大县变成农业强县,在工业发展上由小变大,第三产业由粗放式管理到精细化发展,实现广南县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广南县未来的发展将以产业为突破,重点抓好全域旅游、高原特色农业、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三大产业。在全域旅游方面,加快构建“一城(句町古城)两园(博吉金国家森林公园、八宝中国农业公园)三镇(坝美隐逸文化小镇、八宝稻作文化小镇、千年壮寨文化小镇)百景(百个景区景点)”的全域旅游大格局;建设特色小镇传播地域文化,加大景区培育力度盘活优质旅游资源。在高原特色农业上,积极推动高峰牛、油茶、八宝米、茶叶、铁皮石斛、蒜头果等产业发展,探索田园综合体、休闲农业等新业态,加快高原特色农业的转型升级。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上,坚决不引进高载能、高污染产业。通过三大产业的培育与融合,广南县将呈现出一个风清气正、经济发展、环境优美、商贾往来、人心所向的原生态健康生活目的地。(李建宏 张登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