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观察网讯,苗红星,薛新强
乡村文化播种人——记洪洞县淹底乡综合文化站站长崔宝喜 
崔宝喜今年60岁,是洪洞县淹底乡综合文化站站长。在同事眼中,崔宝喜是一位能书、会画、思路开阔、办事果断、敢想敢干的乡村文化人。在群众眼中,崔宝喜是一位服务群众、传播中华文化,能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真心实意为乡村文化发展的传播人。
细细算来,崔宝喜在乡镇工作已30年。崔宝喜是从农村干部到乡镇工作的,无论在办公室、计生站、文化站,在工作中,他满腔热情,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只要领导有安排,他都会在第一时间任劳任怨、汗洒田野,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传达所包村中去。
在下乡包村工作中,崔宝喜摸爬滚打、吃苦在先、享受在后,在基层酸甜苦辣的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他经常忙碌在一线,“学会”“会讲”“会写”“能熬”,而且“忍得”与“舍得”,学会了做人办事的真本领。
“学会”涉及农村政策、法律、法规方方面面的知识。首先了解农村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尤其是下乡包村过程中,处理纠纷用法律法规调解,以此锻炼自己处理每一个具体问题的政治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群众心悦诚服。崔宝喜担任下乡包村片长,就是靠平时的学习和经验积累,才能在农村工作中得心应手。学会运用法律法规,是具备乡镇干部农村工作素质之一。
“会讲”是乡镇干部必备的一项基本技能。接待来访群众、下乡协调矛盾、参加乡村会议,都要与群众交流座谈,尤其是参加村民会议、农村工作会议、农村党员、干部会议,要格外认真,讲话水平高低直接影响整个会议的成功与否,“会讲”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新时代农村工作中,如果不会讲话,做群众工作寸步难行,“会讲”自然是下乡干部必备的素质之一。

“会写”是崔宝喜最擅长的一项基本功。多年来,他靠“会写”成为市、县作协会员;市、县书协会员、理事等。平时在下乡的讲话和情况汇报时,按谁主管谁负责要求,办文化活动材料都要会写,从工作到总结,从民情日记到大小会议都要动笔,谁也替代不了。“会写”也是乡镇干部必备的基本功之一。
“能熬”是乡镇干部必须练就的本领之一。多年来,崔宝喜经常早出晚归,作为乡镇干部的他心知肚明,常常遇到特殊情况,下不了班,还得能熬。例如村民上访、调整村民征地、拆迁及农村维稳等工作,必须慢慢来,用政策敲门,讲方案、讲方法,遇到困难,常常要熬上几天几夜,直到问题解决。“能熬”也是乡镇干部必练的本领之一。

崔宝喜经常同群众打交道,对“忍得”与“舍得”深有体会。崔宝喜说:“作为乡镇干部首先要冷静,要耐心用政策化解群众心中的不快,把问题讲清讲透,直至问题得到解决、群众满意。对上级任务及时传达,全身心投入到乡村工作中。”“忍得”就是要出力流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同时要“舍得”,崔宝喜谈到“舍得”更加激动。舍得投入,与质朴的村民交朋友,要带着真诚,把农民兄弟当朋友,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农民群众的信任。农村工作做起来才会顺利,所以说“忍得”与“舍得”更是新时代乡镇干部具备的素质之一。
崔宝喜2018年获洪洞县委授予“百优党员”称号,2019年获省文化厅授予的喜迎新中国70周年“真功夫、大对决”书法、漫画荣誉证书。崔宝喜把在省、市、县级报刊发表文章汇集成册,将多年积累的文稿整理出版了《耕耘集》一书,这本书记录了崔宝喜多年来所走过的路程,记录了淹底乡历届乡党委政府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事业、农业发展等方面的发展历程和治理经验,得到了乡亲们的肯定和赞扬。
来源:中国三农观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