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农观察网讯: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精准扶贫战略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国家级农业专家资源扶贫助贫的重要作用,5月26日-27日,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中国农业大学、涞水县人民政府联合举办了“农业专家博士涞水行”科技扶贫活动,组织中国农业大学17名农业领域专家及博士赴涞水县实地开展技术指导活动。
此次活动主要包括三项内容:一是组织专家及博士赴田间地头和生产车间进行技术指导,现场问诊涞水县农户作物种植技术需求;二是开展三场主题技术培训讲座,着力提高当地农户草莓、白萝卜、食用菌种植方面的管理技术水平;三是组织省人社厅、涞水县人民政府、中国农业大学三方正式签署《合作备忘录》,围绕专家科技扶贫、人才智力交流、政地校合作等方面建立长效合作机制。

图为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王洪清现场诊断草莓生长及病虫害情况。
“现场看”+“座谈诊”+“集中讲”,技术扶贫形式更生动,农民更欢迎
技术扶贫是农业产业扶贫的提升之策,如何将先进的农业技术让贫困地区农户听得懂、用得上、效果好,是确保技术扶贫活动落到实处的根本前提。活动采取“现场看”“座谈诊”“集中讲”三种灵活方式,对涞水县农业技术需求进行准确把握,针对性开展技术指导活动。
5月27日上午,与会专家和博士组成3支技术小分队,分赴涞水县胡家庄村、富位村、王村镇的多个草莓、白萝卜及食用菌种植基地和大棚进行现场指导。与会专家及博士不顾雨后土路泥泞,深入田间地头,对草莓、白萝卜及食用菌的管理种植情况进行细致分析诊断,生动讲解技术操作规范,一一解答农户现场反馈的生产技术难题。中国农业大学的田永强博士指出:“在实地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了根叶枯萎、果实腐烂、蚜虫等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作物产量、市场销售和收益损失,我们在实地看的基础上将提出精准的技术指导建议,帮助他们把生产效益搞上去。”
在了解草莓、白萝卜及食用菌种植方面存在的普遍性、关键性问题后,专家博士将农业大户集中在一起,围绕病虫害防治、新品种改良、温度湿度控制等问题进行一一解答。同时,在有涞水县部分乡镇书记参加的座谈交流会上,中国农业大学专家在技术指导的同时,也为涞水县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把脉问诊”、献计献策,提出了更新耕作设备、引进新型草莓品种、规范食用菌栽培制度、推广简易大棚等有助于农户增产增收的科学建议。
5月27日下午,在汇总梳理涞水县农业技术需求基础上,与会专家及博士围绕草莓、白萝卜和食用菌三种重点作物的种植管理,针对性举办了3场内容务实的专题技术讲座,重点从方法传授、原理分析、操作规范和病害防治等角度讲授了广大农户在农业生产种植中普遍面临的急需、现实和关键的生产技术问题,涞水县所属6个村镇的100余名合作社、农业种植大户和农民代表踊跃参会、争相提问,活动现场气氛热烈。
许多农户纷纷表示,专家博士开展的系列技术指导活动,实现了既有“土办法”和“洋理论”的充分结合,对扩大产量、增收致富有了更大的信心。卢东立是涞水县胡家庄村的草莓种植大户,有着十年以上的草莓种植经验,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王红清为他连续解答了七项草莓种植方面的技术难题,他激动地表示:“这些技术难题让他头疼的很多年了,技术问题解决不了直接导致草莓减产,专家们来的太及时了,简直就是一场及时雨啊。”

图为中国农业大学王永强教授携博士现场为白萝卜种植大户进行技术指导。
政府+高校+贫困县区,招才引智平台进军精准扶贫,激发新动力,搭建新载体
河北省人社厅主办的“河北省高层次人才引进系列活动”,是河北省开展国内外人才智力交流、有效引进河北省急需紧缺人才的重要平台。2018年11月,在筹备第九届“中国河北高层次人才洽谈会”期间,省人社厅与省农业农村厅充分对接谋划,尝试发挥招才引智系列活动充足的专家资源优势,助力河北省精准扶贫战略创新实施,在大会期间举办了“农业专家科技扶贫专项活动”,初步搭建了人才智力资源、农业生产技术和贫困地区企业及农户对接交流的新型平台,进一步丰富了精准扶贫的模式和经验。
5月22日,第七届“京津冀招才引智大会”在保定市举办,省人社厅在前期谋划和调研基础上,探索开展“农业专家博士涞水行”活动,以求在推动落实人才强冀战略和精准脱贫任务深度结合上再出新招。中国农业大学科研处、社会服务处卜洪震处长表示,“河北省人社厅探索把人才、科技和扶贫对象充分结合,效果很好,为我们学校的专家们服务脱贫攻坚提供了一个发光发热的舞台。”涞水县人社局局长马秀辉表示,“在贯彻落实扶贫攻坚工作领域,我们人社部门把精力主要集中在就业精准扶贫方面,省人社厅人力资源市场将专家资源引入到扶贫一线,为我们人社系统服务脱贫攻坚又加了一把火,同时也为涞水县农业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为构建“农业专家博士涞水行”活动长效机制,5月27日上午,省人社厅人力资源市场、中国农业大学社会服务处、涞水县人民政府共同签署了《三方合作备忘录》,同时涞水县人民政府为中国农业大学3名专家颁发了聘书。根据《三方合作备忘录》,省人社厅、中国农业大学、涞水县人民政府将在人才智力交流引进、农业技术扶贫指导、农业产业发展合作等领域建立常态化机制。
“精组织”+“准对焦”+“扶到位”,确保专家问诊一针到位、一跟到底
活动“精”组织。专家技术讲座是“农业专家博士涞水行”活动的重要内容,本次活动将“办一场农民爱听、听得懂的讲座”为目的,不断优化活动环节设置,组织专家先赴田间地头调研摸底生产实情,再组织部分农户现场座谈梳理整合技术需求,最后针对性对课件进行优化调整,确保举办的讲座农户爱听和想听。为打通技术理论与生产实际的界限,授课专家坚持通俗易懂、喜闻乐见和轻松幽默的授课风格,坚持多举例子、少掉书袋,用“大实话”讲“深理论”,对部分专业术语和定义进行阐释解读,确保广大农民切实听得懂和记得牢。现场参加食用菌技术讲座的农户说:“刘庆红教授拿生孩子的例子解释食用菌栽培、养护和灭菌的技术知识,真是太形象生动了,我一下子就听懂了,也记住了,这样的讲座应该多办,我们农民朋友热烈欢迎。”
需求“准”把握。涞水县农作物种植类别广,技术需求多,为准确把握涞水县农户最迫切的生产技术需求,4月初省人社厅工作组赴涞水县进行了实地调研,通过现场走访、座谈交流、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等方式,摸底后明确了草莓白萝卜和食用菌三个作物种类的生产技术需求,并形成一张简单直白的问题明白纸,组织发动中国农业大学对口的17名专家博士进行前期对接和分析研究,让专家博士既带着“问题”又带着“答案”赴涞水县进行技术指导。张旭是中国农业大学园艺专业的一名博士生,他现场解答了多个农户提出的白萝卜病虫害防治方面较为复杂和前沿的技术难题,他开心地说:农户提出的很多问题都很实际,很难从书本上找到答案,但我们前期针对农户提出的紧迫需求进行了充分准备,看到困扰他们的技术难题迎刃而解,我自己也感觉很充实。
技术“扶”到位。在草莓及白萝卜基地现场问诊环节,因技术难度较大和缺少数据分析参考,个别专业技术问题没有得到解答。专家博士对病害草莓、土样、药残超标的白萝卜等作物进行了样本提取,拿回北京后借助专业的仪器设备进行检测分析,确保得到精准的数据和结论,并及时一一反馈农户。为了与广大农户进一步交流,专家王红清与现场座谈交流的农户现场加了微信,允诺对于以后生产作业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问题,可以随时与她沟通联系。王红清教授表示,“这些问题看似不大,但直接关系农民的切身利益,看到他们对技术迫切的需求,我觉得自己作为一名农业领域的研究人员责无旁贷。”省人社厅人力资源市场副主任吴锁柱表示,只有专家开展的技术指导活动真正能帮助涞水县农民增产增收,我们的活动才算真正达到目的,下一步将按照《三方合作备忘录》有关精神,会同中国农业大学、涞水县人民政府开展更深入的合作,切实推动专家智力资源在扶贫攻坚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当前,河北省正处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阶段。下一步,省人社厅将紧扣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精准扶贫战略的工作部署,不断强化政治站位,整合优势资源,创新服务举措,精准施策发力,推动人才智力、科学技术和扶贫攻坚充分结合,长效举办“农业专家博士河北行”“农业专家科技扶贫专项活动”等专项工作,积极助力全省打赢脱贫攻坚战。(吴锁柱、张玉涛)
来源:中国三农观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