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高台704家合作社聚起2.5万农户抱团致富


时间:2019-06-07  来源:中国三农观察网 点击:

 中国三农观察网: 春播春种时节,高台县巷道镇东联村金土地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贺会琴忙得不可开交。“我们合作社今年种了1000亩辣椒、600亩玉米制种,还有黄豆、菜心、胡萝卜制种。”贺会琴介绍,合作社有2000多亩地,她不仅自己下地干活,还要组织前来打工的村民分片捡拾地膜、平地施肥。

    东联村依托前几年成立的金土地专业合作社,2017年积极推进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改革试点,全村2780亩土地全部参股。如今的东联村村民,不仅是合作社参与分红的股东,还能在自家地里打工挣钱、拿到土地流转金。“我有10几亩地和一些荒地,流转费6000多元,年底就给我们结清了。闲的时候就到流转的地里干干活,一天还能挣100多块钱。”村民朱生军乐呵呵地说。

    连日来,康翠蔬菜专业合作社的育苗基地也是一片忙碌景象。今年合作社培育的各类蔬菜苗长势喜人,工人们一边间苗,一边整理钵盘准备装车发货。“每年销售蔬菜1000多吨,销售额在1500万元左右,主要销往新疆、青海和甘肃本地的各大农贸市场。”合作社理事长刘兴红告诉记者,近年来,合作社通过新产品、新技术的试验示范和推广,育苗技术愈发成熟,产出的“康翠”蔬菜走俏县内外市场。目前,合作社已在高台、临泽设立10多个蔬菜统一收购点,带动1万多户农户发展设施蔬菜。育苗管理阶段,每天用工10多人,每天发放工资1000多元。

    “基本上一天100块钱,时间长工价也就涨起来了。”巷道村村民陈丽兰由于家里耕地少,便选择到康翠专业合作社就近务工。她告诉记者,去年零散打工的收入2万多元。

    县农村经营管理局干部向烨明介绍,目前,高台县已有农民专业合作社704家,涉及种植、养殖、林果、土地、农机等多个领域,带动全县2.5万多农户抱团发展。

    合作社的发展壮大,也让周边农户种上了“订单田”,吃上了“定心丸”。

    “我种的4亩辣椒有合作社负责收购,不愁卖不掉。”罗城镇河西村村民邓有军去年种植了3亩订单辣椒,亩均收入3600多元,今年他又进一步扩大了种植面积。新坝镇曙光村村民赵祖国正忙着打理新栽植的洋葱苗,“我今年种了7亩洋葱,都是订单,一吨900块。”他说,种植的洋葱都和脱水蔬菜厂签了合同,不用为销路发愁。

    地处祁连山浅山区的新坝镇,农户种出的马铃薯品质好、产量高,但由于农户单打独斗打不开市场,好货却愁卖不出去、卖不上好价钱。新坝镇上坝村村民许国健带头成立奇峰马铃薯专业合作社,通过订单接管的方式与定西马铃薯研究所、陕西榆林大地种业等合作,打破了马铃薯难销价低的困局。目前,合作社以资金、土地、折股量化等方式吸纳211户社员,辐射带动周边8个村1103户农户种上了订单马铃薯。

    “去年我在合作社分红4000多块钱,农闲的时候在合作社打工挣了1.2万元,家里还养了些羊牛,一年收入总共2万多块钱。”新生村建档立卡户石兴海去年把自家的33亩土地入股到了合作社,提起入社的好处他赞不绝口。和石兴海一样,仅在奇峰马铃薯专业合作社以土地入股形式加入合作社,年年都能享受到分红的建档立卡户还有25户。“去年我们合作社纯收入100万元,建档立卡户分红12万元,入股社员分红26万元。”许国健说。

    近年来,高台县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产业化经营模式,吸引广大农户加入到“订单农业”产业链上来,大力发展以花卉、蔬菜、玉米制种、马铃薯等特色农产品为主的订单农业,同时做好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推广,确保种植收入稳步增加,实现了农民和合作社的互利互惠。今年,全县订单农业面积预计达32万亩。(周淑云)


来源:中国三农观察网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