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300万字笔记见证25年支农路


时间:2018-12-12  来源:大众日报 点击:

  她家客厅就是农民的咨询站,她能叫上几千个农民的名字,多年下乡,她骑坏了三辆自行车、两辆摩托车。高唐县农业局副局长、高级农艺师杜立芝——

  300万字笔记见证25年支农路

   本报高唐7月19日讯 全县1万多个大棚,她熟悉每一条小路,全县几千户菜农没一家不知道她的电话,她家的客厅就是接待农民的咨询站……“把心贴在农民心上,把事干在田间地头”。扎根泥土开展农技服务,25载痴心不改。高唐县农业局副局长、高级农艺师杜立芝,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一名基层农业技术员,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人生价值。

  自打从聊城农校毕业那天起,杜立芝就开始从事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和服务,这一干就是25年!

  转四五个乡镇、六七个村庄、走200多里路,这只是杜立芝普普通通的一天。25年中,无论骄阳似火,还是白雪茫茫,从没有阻断过杜立芝送技术下乡的脚步。她能顺口叫上几千农民的名字,50多本300多万字的农技笔记堆了满满两大箱子,记录着全县50多万亩耕地、1万多个大棚、8万亩蔬菜的技术管理对策;她家的电话、手机向全县农民公开,一年 7000多个咨询电话,让杜立芝的耳朵经常感到隐隐作痛……

  7月18日下午,记者从开始采访杜立芝的那一刻起,就不断地被各地农民打来的咨询电话“干扰”。直到晚上在一起吃饭,她的手机就没停过,内容无一例外是农民的咨询电话。“ 现在是高温天,正是农作物易长病的季节,所以电话格外多。”杜立芝笑说。

  梁村镇李化梓村菜农李恒胜告诉记者,有一次大棚黄瓜长病,他用方便袋连土带泥包上病苗就到了杜局长家,杜局长二话没说把土袋往桌上一放就“ 诊断” 起来。 李恒胜说,李化梓村90% 的菜农都去过杜局长家,只要菜农有事,她是随叫随到,全村男女老少没有不认识她的。

  近年来,保护地栽培在高唐兴起,面对农民对新技术的渴求,杜立芝又自觉地当起了一名“小学生”。白天转大棚,晚上看报刊,写心得记笔记。多年下乡,她骑坏了三辆自行车、两辆摩托车。有时连续 10多天盯在一个大棚里,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老百姓在我们心里的分量有多重,党在群众心中的分量就有多重。”杜立芝说。

 
 
 
责任编辑:杨德超


来源:大众日报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