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2021全国主流媒体德阳行】绵竹年画村:探访乡遇画里 助推乡村振兴


时间:2021-11-09  来源:未知 点击:

“竹栏轻景青瓦舍,石径连幽年画墙。”11月3日,2021年全国网络媒体四川德阳行采访活动进入第3天,来自全国近30家中央、省级媒体跟随导游来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绵竹年画的发源地、传承地,有“德孝故里、年画之乡”的美誉的孝德镇年画村。在乡遇画里相遇,遍寻悉堆眼角的乡土情,在文创社区里感受视觉盛飨,品味乡村振兴发展中的年画潮流。

传承文创产品 助推农民增收

年画团扇、布老虎、镜框画、百寿图……各式各样的年画文创产品陈列在绵竹年画展示馆里,琳琅满目各具特色,让大家移不开眼。

“农忙扛锄头,农闲握笔头。”年画是根植于农耕文化而发展起来的农村技艺,一律都有吉祥的名称和喜庆的内容。漫步在年画村巷道里,可以看到门神肃穆可敬,举鞭除黑,挥锏惩恶;仕女拂袖含笑,恰步轻盈等饱含群众的美好愿景的上墙年画,让大家直观的感受年画内容和绵竹的风土人情。

据介绍,孝德镇年画村依托历史文化底蕴和特色鲜明的文化内涵,积极探索文旅融合发展路径,现已发展成为以绵竹年画技艺传承、保护、推广、宣传,文创产品生产,研学体验,艺术培训,主题度假产品为核心的文化旅游目的地。年画村是全国AAAA级景区,先后荣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基地”“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全国美丽休闲乡村”“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四川省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等殊荣。

同时,孝德镇年画村以发展年画产业助推农民增收,以传承优秀德孝文化带动乡风文明,深入挖掘年画文化、年俗文化、德孝文化、农耕文化的深厚底蕴,实现四种文化有机结合,创造了两种不同生产组织模式,体现了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前景。将年画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周边农户增收,目前已形成以乡村美食、特色民宿、非遗文化遗产项目体验基地等为代表的特色文旅产品。

带动乡村文明 助推乡村振兴

“万事如意、纳福迎祥、赵公镇宅……”在该村农闲堂里,几个年轻人正在仔细勾勒着手上的画纸,边上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年画娃娃各具姿态。

据了解,孝德镇年画村积极支持年画传承人开展传承传习活动,设立农闲堂、三彩画坊、轩辕年画、年画博览园等传习所(教室),常年开设年画培训班、研学体验等活动,同时邀请国家级、省级年画传承人及省内外专家学者对学员进行免费培训和分类辅导。

从2002年起,孝德镇年画村成功举办了历届绵竹年画节分会场的系列活动;全面落实“非遗进校园活动”,专门设置年画课程,让年画正式进入课堂。在年画制作的材质上、工艺上、功能上不断地拓展和创新,相继开发出了刺绣年画、竹编年画、年画服装、手绘年画折扇、年画伞等20多个系列年画产品,开发传统年画及衍生产品1000余种,产品远销5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0年,年画文创产品年销售额达4000余万元。

据介绍,孝德镇年画村乡遇画里·文创社区文化璀璨,德孝文化厚重、农耕文化悠远、年画文化独特,位于孝德镇年画村。是绵竹年画的发源地,是年画艺人们的聚集区,是乡村振兴探索的“前哨站”。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就地取材,串联起德孝文化、农耕文化、年画文化,在文化振兴上下功夫,带动产业振兴、人才振兴,助推乡村振兴。


来源:未知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