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农观察网,日前,从衡水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2018年环境执法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去年以来,衡水市紧紧围绕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的污染防治中心工作,针对重点领域的突出环境问题,持续开展执法检查行动,健全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推动环境质量逐步好转。截至目前,全市环保系统共出动执法人员2.3万余人次,检查企业(单位)1.4万家次,发现2117个环境违法问题,立案处罚1457件,处罚金额6131万元。
据介绍,衡水市积极开展全方位、全覆盖、无缝隙的环境执法、环境监管。该市对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进行修订,建立县、乡、片、村四级网格,以县级网格总协调,乡级网格总调度,片村网格日常巡查的机制,环境网格员直接到村级,每个村都有环境监管人员,实现了环境监管全覆盖。优化污染举报受理机制,成立了专门的信访举报中心,形成全民参与监督执法的良好氛围。2018年,市级受理各类环境污染举报3839件,做到了环境信访受理100%、环境信访转办100%、环境信访查处100%、环境信访反馈100%等四个100%。同时,充分发挥“双随机”检查作用。在“双随机”抽查系统中直接抽取执法人员及检查企业,无人为因素干扰,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公平、公正。截至目前,全市共双随机抽查单位3036家,其中一般排污单位2713家,重点排污单位227家,特殊关注单位96家。
该市采取混合编组、异地执法的形式,全方位、多轮次地开展交叉互查执法检查行动,并加强对环境执法队伍的统筹调配,定期通报督促执法工作情况,集中开展执法检查互查行动,使执法效果得到了极大提升,环境违法问题逐步减少。开展的“退十攻坚月”专项行动中,共检查企业7130家,发现问题企业1135家;“碧水2018”专项督查行动中,共检查企业2772家,发现问题215个;第二轮大气环境执法专项行动中,检查企业1420家,发现问题87个。通过高强度执法,切实强化排污者责任,实现了以“环境执法倒逼企业治理”的目的,有效提升了企业主动治污、主动减排、主动守法的环境保护意识。(苏忠 李文秀)
来源:中国三农观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