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今年河北省农膜回收率力争达到75%


时间:2019-05-16  来源:未知 点击:

中国三农观察网讯:从河北省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获悉,为有效控制农田残膜“白色污染”,净化生态环境,提高土壤地力,河北省将通过加强源头控制、推动减量增效、加强试点示范等多项措施,力争今年全省农膜回收率达到75%。

  河北省是农膜使用大省,上世纪80年代推广覆膜技术以来,农膜用量逐年增加。据统计,近年来,河北省地膜覆盖面积常年在2000多万亩左右,全省农膜使用量12万吨以上,如何减少农田残膜“白色污染”是近年来河北省面临的一个难题。

  为逐步实现地膜产品标准化、覆盖减量化、捡拾机械化、回收专业化、利用资源化,有效控制残膜白色污染,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去年,省农业农村厅成立了省农膜回收利用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农膜回收利用工作方案》,按照“源头防控、过程控制、末端治理”的工作思路,制定了农膜治理的重点措施。

  加强源头控制。加强对国家新颁布的地膜生产标准的宣传贯彻,结合相关农业项目,加快推广新标准地膜,提高地膜的可回收性。推动将非标地膜列入农资打假清单,积极配合市场监管部门开展执法,从源头上控制和减少“白色污染”。

  推动减量增效。探索开展地膜覆盖技术适宜性评估,结合种植结构调整适度减少覆膜作物种植面积,促进地膜使用减量增效。

  加强试点示范。结合旱作农业项目,去年河北省在张家口、承德等市的项目区域内推广0.01毫米标准地膜,促进了项目区残膜回收利用。在地膜使用量大和污染问题突出的24个县(市、区),实施了地膜科学使用农业清洁生产示范项目,建设废旧地膜回收加工企业24家和一批回收网点,废旧地膜企业加工能力达2.29万吨,覆盖回收面积540万亩。在张家口市万全区、秦皇岛市卢龙县、邯郸市永年区和沧州市吴桥县,建设了4个标准地膜科学使用与回收示范区,探索地膜回收利用的绿色补贴机制。开展了废旧地膜“以旧换新”回收机制探索,共推广应用标准地膜9000亩,提高了农户和经营主体回收残膜的积极性。今年,我省地膜使用重点县(市、区)继续结合本地实际,积极开展农膜回收利用试点示范,以推进标准地膜使用、加快建设专业化回收网点、开展废旧地膜综合利用为主要内容,提升残膜回收利用水平,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样板。

  开展调查监测。根据不同覆膜区域和作物,调查统计覆膜作物种类、覆盖面积、地膜使用量、废旧地膜回收量等情况,开展地膜残留数据监测和评价,掌握地膜残留底数,为地膜污染治理和回收利用提供数据支撑和决策参考。


来源:未知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