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传统工艺的复兴、文化资源的新生


时间:2019-04-18  来源:人民网 点击:

“去年我们是‘一枝独秀’,今年和22个‘兄弟姐妹’共同绽放。”3月24日,正在参加2019温州国际时尚文化产业博览会瑞安分会场的瑞安市林川镇宣传委员孔令敏说。继去年瑞安分会场开进林川镇后,今年瑞安全市23个乡镇(街道)推出“一镇一主题”的特色馆集体亮相,并有超过120家文化企业携数千文创产品集中参展。

借文博会等平台,瑞安持续做深做实文化产业,打造发展“新风口”,放大“文博效应”,撬动文化产业新动能。

创新开发杨梅酒酿的禾盛农夫团队,不仅在展会上收获第一张百万订单,还对接入驻京东平台,将产品推向全国市场。“从最初几个人的小作坊,到如今拥有设计、出品、渠道在内的成型文创体系,每一步的成长都离不开文博会。”禾盛农夫项目负责人姚智健说。

如果没有文博会的展示推介,拥有千年历史的瑞安非遗木活字印刷术可能还待字闺中、难以为继。4年前,瑞安市毕昇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带着木活字文创产品参加文博会,收到了超出预期的效果。现在,这家企业已陆续开发100多种木活字文创产品,并在全国开设了40余家非遗木活字体验基地,真切尝到文化资源变身“真金白银”的滋味。

小小展馆,做大文章。文博会上,我们看到了传统工艺的复兴、文化资源的新生,更看到产业业态的升级。

借着瑞安频频在文博会上推出“喜文化”的东风,传统家纺企业南方寝饰不仅深化了自身与文化产业的融合转型,还牵头打造投资1.5亿元的南方喜文化产业园项目,将“喜文化”产业集聚链化。“借文博会之际我们推出了原创的‘喜文化’形象及产品,进一步提升品牌附加值。”南方喜文化负责人蔡若若说。

近年来,瑞安以“文化强市”建设为方向,率先出台《关于支持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及系列配套政策,争取到3年3000万元的专项扶持资金支持文化产业,首创“文创E站”大数据平台,深化对企服务……去年,瑞安实现规(限)上文化产业增加值8.72亿元,增速64.84%。


来源:人民网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