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农观察网:入夏以来,泾县琴溪镇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开展“我为贫困户销特产”活动,帮助贫困户建立稳定的销售渠道,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消费扶贫之路。
该镇党委书记蔡佩武对记者说:“为贫困户销售土特产品,是今年我镇推出的脱贫攻坚新措施,目的就是通过销售贫困户的农副产品,增加贫困户收入,从而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他告诉笔者,琴溪镇旅游资源丰富,有赤滩古镇、马头老街等景区,又享有“水果小镇”生态旅游优势,一方面镇里通过召开动员会,为每一位干部配备电子秤,开辟贫困户土特产品信息发布栏、微信公众号“琴声溪语”信息发布、注册安装“社会扶贫”APP、建立了贫困户售卖土特产台账等举措,动员每一位结对帮扶的干部购买贫困户的土特产品和农副产品;另一方面,发挥国家级养老示范基地、各旅游景区、星级饭店、农家乐等旅游企业的带动作用,通过设置扶贫农特产品销售专柜,为贫困户提供农副土特产品销售摊位、签订销售协议、向游客推介贫困户农副土特产品等举措,让消费扶贫助力脱贫攻坚。
该镇党政办主任王慧告诉笔者“我为贫困户销特产”活动开展以来,镇党政班子成员率先示范,每一位帮扶联系人积极参与,并赢得了涉旅企业、合作社、政府和企业食堂、爱心人士、致富带头人、广大市民等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活动很快在全镇铺开,并辐射到其他乡镇。马鞍村的郭东海是养鸭、养羊大户,有老鸭700多只、羊100多头。镇里主动与郭东海联系,并与和合大酒店对接,分批销售他的鸭蛋、老鸭和羊肉。目前,琴溪镇已有8个村、79户贫困户在活动中受益。
泾县交运局党委书记张英才被组织上派到琴溪镇玲芝村担任扶贫工作队队长,他主动作为,先后与3个芜黄高速项目部食堂联系,想方设法为该村麦元组67岁的贫困户梁玉生销售了70多只麻鸭,增收6000多元,解决了梁玉生兄弟俩“卖鸭难”问题。
该镇扶贫工作站副站长程萌说:“在具体操作上,贫困户的干笋、土鸡蛋、蜂蜜、葛粉、麻鸭等农副土特产品由镇扶贫工作站进行登记,帮扶责任人主动与食堂采购人、餐饮店主、爱心企业、亲朋好友对接,负责收购、售卖贫困户的农副土特产品,并且每月结算一次,不仅解决了贫困户农特产滞销难问题,也促进了贫困户发展产业的内生动力,方便了游客购买产品,有一举多得之功效。”(蔡盛 徐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