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微型薯成了坝上农民脱贫“金疙瘩”


时间:2019-06-27  来源:中国三农观察网 点击:

新华社石家庄10月6日电(记者白明山)4日一大早,家住河北张北县德胜村的陆金旺一家,早早来到村东头的微型薯大棚,有的整理穴盘,有的装袋,忙着把微型薯拉到地窖。

看着一粒粒金灿灿的微型薯,陆金旺乐呵呵地说:“今年我种了4个大棚,一个大棚产14万粒微型薯,比去年多2万粒。按照今年1粒0.2元算,一个棚要多挣4000多元钱,供儿子上大学不愁了。”

微型薯只有手指头肚那么大,是繁育优良马铃薯种子的基础。在德胜村,像陆金旺一样种植微型薯的农户达到180户。

“微型薯按粒卖,大大提高了农民收入。”德胜村党支部书记叶润兵说,德胜村把种植马铃薯作为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

为了更好地帮助村民脱贫致富,村里统一投资建设了高级网棚,并且统一技术、统一管理、村民承包自主经营,今年全村共建微型薯原种大棚280个。

张北县地处张家口坝上地区,这里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土质适宜,种植微型薯条件得天独厚。张北县把马铃薯产业作为全县发展的主导产业,2015年到2017年,该县马铃薯种植面积、总产量及马铃薯产业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了“三连增”。

全县直接从事马铃薯种植的贫困户1.82万户、3.15万人,人均增收近千元,已成为农民增收脱贫的“金疙瘩”。在大力发展马铃薯产业的同时,当地还注重品种结构的调整。2018年全县投入415万元,为贫困户补贴微型薯,惠及贫困户1.5万余户。

责任编辑:秦秋朵
 


来源:中国三农观察网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