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雄安新区探索产业扶贫新路子


时间:2019-06-26  来源:中国三农观察网 点击:

因地制宜 “造血”富民

新区探索产业扶贫新路子

河北新闻网讯(记者原付川 通讯员朱峙委)为了不让一户贫困家庭掉队、不让一个困难群众落伍,雄安新区根据地域特点,结合其他地区成功经验,积极探索创新适合新区发展的金融扶贫和产业扶贫模式。

结合产业规划调整,新区鼓励现代农业园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用工等,有针对性地向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倾斜。采取合作造林模式,在“千年秀林”十万亩苗景兼用林、九号造林地块和2018年秋冬季造林绿化项目中,优先安排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就业。创新旅游融合发展模式,把引导和带动乡村旅游作为推进脱贫攻坚的重要方式,探索制定新区全域旅游发展规划。三县把旅游扶贫当作一项工作重点融入日常工作中,发挥旅游产业的带动效应。

雄安新区不断加大对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脱贫等工作的抽查和检查力度,盯住突出问题,强力督导整改,扎实做好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切实落实好“六包一”制度,将上级规定的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坚持因地制宜、因户制宜,并根据每户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此外,安新县实施农业园区扶贫项目,将和合蔬菜专业合作社建成安新农业产业扶贫基地,采取以土地入股的方式,以每亩800-1000元的价格由该基地向贫困人口支付租金,优先安排贫困人口到园区务工增加收入。容城县充分发挥农业合作社龙头带动和服装、毛绒玩具、制鞋和拉链等特色产业优势,大力开展产业扶贫,目前已经有268名贫困人口从事毛绒玩具、拉链等手工业加工。

责任编辑:张永猛


来源:中国三农观察网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