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贵州省都匀监狱工会副主席王建军收到了一封来自监狱出监队服刑人员刘某的感谢信,信中工整的字迹、真挚的话语,透露着一名即将重获新生的罪犯对监狱民警的感激之情。然而这一封看似简单的感谢信的背后,还隐藏着许多故事……

2017年3月13日,对刘某来说是他人生当中最暗淡的一天。那一天,39岁的他,因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半。同年7月,刘某被关押到都匀监狱服刑改造。
刚到监狱服刑的时候,刘某的内心五味杂陈,他感觉命运跟他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二十年前,刘某曾以一个自由人的身份来到过都匀监狱,但他做梦都不会想到,如今他却以罪犯的身份回到这里。刘某坦言:刚入监服刑的那段时间里,自己对生活和人生都感到了无比绝望,悔恨时刻折磨着他的内心,每当想到自己在外的风光和如今模样,这种巨大的前后落差感无时无刻都在冲击着他的内心。加上由于财产刑尚未履行完毕等原因,服刑期间,刘某没有获得减刑、假释,因此对于日后的改造之路,他更多的是感到困惑和迷茫。于是,心灰意冷的刘某便选择在狱中浑浑噩噩度日。而这一切却被监区民警早已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一天,监区民警陈贵华把刘某叫到了办公室,想跟他聊一下近期的改造情况。当着监区民警的面,刘某也说出了自己的困扰,他表示,反正自己也减不了刑,现在就只想在监狱里“混日子”。看着如此悲观消极的刘某,民警陈贵华便对他说道:听说你从前很喜欢练字,那你应该也知道,人字,一撇一捺,写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人的一生,无论是谁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不能一遇到挫折就选择逃避。见刘某沉默不语,民警陈贵华便话锋一转对他说道:最近,监区想成立一个罪犯书法兴趣小组,一来是想让你来教教他们,二来你可以重拾你的兴趣爱好,希望你考虑一下。谈话最后,民警陈贵华对刘某说:坐牢,无论对于谁来说都必将是一段痛苦的经历,但是今后的路,你是选择继续沉沦,还是选择涅盘重生,关键还是看你自己的选择。
在刘某的回忆中,他依然清楚的记得,跟民警的那次谈话之后,他失眠了好几天,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他都会想起民警推心置腹的话语,于是,他决定不再这样颓废的生活下去,他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忏悔过去,完成蜕变,以自强不息的步伐,走出一条崭新的改造道路。之后服刑生活中,刘某在积极追求改造的同时,在监区民警的鼓励和支持下还一直坚持钻研硬笔书法,每当刘某练字遇到瓶颈时,监区民警还会给他提供一些名家字帖,供他学习,民警们不计回报的付出也让刘某深受感动。

在一次与刘某的教育谈话中,监区民警问他刑满后有什么打算?刘某回答说:“刑满后打算开一个硬笔书法培训班,但苦于没有参加过什么比赛,没有成绩的积累,没有名气,估计想要开班也不太顺利”。看着有些苦恼的刘某,监区民警在给他加油鼓劲的同时,也在思索着该如何帮助他。谈话过后,监区民警将这一情况反馈到了监区,监区本着以改造人为宗旨的理念,决定帮助刘某参加各类硬笔书法比赛。于是,监区民警便携带刘某的几幅作品找到了监狱工会副主席王建军,本是黔南州硬笔书法协会会员的王建军,在看了刘某写的作品后,大为赞赏,认为其水平可以参加专业级的比赛,在王建军的推荐和帮助下,2019年5月,刘某的作品以特邀作品的方式,参加了黔南州举办的专业书画展,并被评为优秀作品;同年9月,刘某在王建军的指导和推荐下,其作品获得了黔南州硬笔书法大赛三等奖,之后刘某又参加了全省的硬笔书法大赛。

刘某坦言:“每当想起从监区民警的手中接过鲜红的荣誉证书的场景,都会忍不住的流泪,作为一名罪犯,能够有机会参加社会上举办的专业比赛,这是我做梦都没想到过的,正是有了民警们无私的付出和帮助,才让我拥有了这样宝贵的机会,也让我明白了无论处于何种境地,只要肯努力,终能有收获,我会牢记民警们的嘱托,以同样的信心与态度面对满刑后的人生。”
即将刑满前,刘某还将他的改造心得与刚入监的新犯进行了分享,他希望以他的改造经历帮助更多刚入监的罪犯尽早的熟悉环境,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改造生活,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新生之路。
来源:中国三农观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