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安徽杨庙:新时代“留守青年”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时间:2019-07-17  来源:中国三农观察网 点击:

中国三农观察网:“隔壁老王”、“马掌柜”、“梅哥”、“老蒋”、“小李总”、“草莓王子”、“龙虾哥”、“孔雀哥”、“粽子姐”......这一批颇接地气的“哥哥姐姐”们正是杨庙镇人才振兴的代表,他们在种养殖、餐饮业追逐他们的梦想,他们是新时代“留守青年”,在杨庙这片广阔土地上绽放出青春的魅力。

相比于留在村庄,离开似乎更为容易。离开似乎是乡村青年必然的出路,区别只是还回不回来。

坚持我的田园梦

“草莓王子”——90后的张海波,回到家乡十井社区创业已有四年。“打定回乡创业的念头遭到了全家人的反对,因为我压根不懂农业,更不得草莓种植。但我是一头‘倔驴’,他们也拉不回来我,我坚持我的田园梦。”张海波笑说道。回来后,张海波耐下性子,没有急于开垦土地,而是每天扑在农业书籍里,在电脑上查资料、听课,还请教有草莓种植经验的种植户,租地,建棚,育苗,种植......他认真地、细致地、执着地忙着他的美丽田园。由于自己的敢闯敢干和努力拼搏精神,家里人也被感动了,全力支持他的事业。四年来,他的草莓种植始终坚持走生态绿色路子,收益一年比一年好,回头客越来越多,还创立了合肥市绿色小马草莓种植专业合作社,带动了当地贫困户就业。如今,他的草莓种植面积已近达一百亩。

不同于张海波这样的返乡新时代“留守青年”,“隔壁老王”王义强,“小马甲”檀丽俊等人是则是抛弃繁华的城市生活回归田园生活的典型代表。

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几年前,王义强辞掉了在安徽电视发射台三十头分台的工作,开始从事农业。市里稳定、体面的工作在他看来反而充斥着单调、枯燥的气息,他想回到农村广阔天地中,开启他的田园梦。王义强在马郢社区创办了一个以果蔬种植、生态养殖、休闲娱乐的综合型农场——情圆。农场占地面积132亩,其中大部分都是绿色果林,林下养殖正宗土鸡,各类瓜果蔬菜、土鸡、鸡蛋等产品都被送上了城市人的餐桌。“让健康食材成为餐桌的主流是我们企业不变的宗旨。希望大家都可以来情圆感受我们对于乡村土地、对于农业的诚意。”王义强说道。此外,农场还建有阳光餐厅,承接高品质公司会议、团队旅游;1000㎡餐饮休息长廊,200米紫藤步廊,可供游客参观休憩;6000㎡户外草坪,承办草坪婚礼,圆五彩田园梦。

给心灵一个舒适的住处

“马掌柜”檀丽俊,在云峰村开了家农家乐——龙门客栈。满足了现代人心中神往的对“江湖生活”的所有想象。从选址到设计,最后到落成与运营,都是他倾心倾力的付出。天道酬勤,在世俗之外,马掌柜打造出了一片现代人向往的休憩乐土。他的农家乐被“打扮”的颇具武侠风但又丝毫不影响心灵的休憩。土锅炖的五花八门的美味、煤炉熬的各式各样的汤,为追寻地道农家菜的食客提供了一个好去处。他提到,“我的初衷是希望给城市人造一个家,累的时候,就回家来休息一下。汲取够足够的精神力量,再投入那些城市中一场又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乡村振兴,需要这些敢闯敢干的新时代“留守青年”,他们将梦想照进乡土,势要在广阔天地大有作为。梦想值得守护,杨庙镇党委、政府将想法设法引人才,千方百计留人才,用好环境,浓乡情,全力支持新时代“留守青年”,竭诚为他们做好服务工作。(毕玲莉)

 


来源:中国三农观察网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