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农观察网讯:6月5日,2019年世界环境日全球主场活动在浙江杭州举行。第二届“中国生态文明奖”于今年2月启动,经国家权威专家和部门评审,全国共评选出35个先进集体和54名先进个人。浙江省龙泉市宝溪乡溪头村党支部书记曾志华成功入选“中国生态文明奖先进个人”并接受颁奖。

“中国生态文明奖”是经中央批准、生态环境部主办、中国生态文明研究和促进会承办的政府奖项,旨在表彰和奖励在生态文明建设一线和实际工作中,对生态文明创建实践、理论研究和宣传教育等方面做出重大贡献的集体和个人。

曾志华怀着浓浓乡愁情结,带领村民保护、改造溪头村,再塑魅力故乡的同时,也打开了“美丽经济”大舞台。2008年以来,龙泉市宝溪乡溪头村在曾志华带领下,溪头村先后荣膺2013年浙江最美村庄、2014年度住建部人居环境范例奖和2015年国家级美丽宜居示范村试点村,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
全民参与打造最美乡村
曾志华始终坚持“保护为主、建设为辅”的信念,秉持把溪头建得更加舒适宜居,村民过上美好幸福生活的想法。一方面努力在乡村规划上做好文章,立足地方建筑风格和历史文化渊源,彰显在地乡土文化气息;另一方面注重激发村民的家园意识,倡导“全民参与”,让村民意识到自己才是村庄真正的主人。

几年来,溪头村沿着生态保护的路径,沿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道路全力迈进,开启了魅力乡村新热潮。在曾志华的努力下,溪头村有了天翻地覆的蜕变,吸引了全国乃至世界的目光.
2013年,溪头村引来国内外全球知名建筑设计师,合力设计16幢竹建筑,建造世界第一个“竹建筑公社”。在落地建设过程中,曾志华克服重重困难,确保了竹建筑的顺利推进,并成功引进杭州隐居集团打造成高端民宿,把竹产业从工业生产转变到文化旅游之中。
文化为基营造生态家园
以前,溪头村的瓷土加工企业也不在少数,各类混杂物和泥浆水一起直接排进河道,清澈的小溪变成了“牛奶河”。对此,曾志华看在眼里、痛在心上,带领村干部一次次上门走访,经过多方努力,村内多家瓷土企业进行了异地搬迁,并全部新建环保设施,“牛奶河”从此成为历史。

随后,曾志华又紧锣密鼓持续开展治水工作,相继实施了“百年回望”工程、“污水处理工程”、“以鱼护溪”三条治水策略,使破坏的河道重新回归到百年前的自然状态。在他的努力下,儿时的小溪又重现,几乎绝迹的溪鱼也重新游回来。如今的溪头,人、动物、生态之间的和谐关系也是溪头淳朴民风的最直观表达。
好山好水好生态,不仅推动着溪头村旅游经济快速发展,更捧红了当地的农家乐、民宿等乡村经济。曾志华说:“这是一个良性循环,能让老百姓在坐拥绿水青山的同时,得到实实在在的生态红利。只要从中尝到甜头,老百姓就自然愿意参与到保护生态环境中去,最后达到全民共护、共享的局面。”
点亮文创复兴千年龙窑
在曾志华看来:美丽乡村要有乡愁,也要有文化自信。溪头村是近现代青瓷古龙窑集聚地、仿古青瓷的发源地,青瓷文化历史悠久,保护好了,溪头就有底气走向世界、闻名世界。为此,他积极争取乡里和青瓷艺人们的支持,对村中濒临破坏的7支古龙窑、李家大院、陈家大院等青瓷历史文化遗址进行全面修缮保护。
为了让修复好的龙窑重燃炉火,曾志华想出了网上众筹的点子,并在他的倡导下,去年12月溪头村在“众筹”平台上发出了“跟我一起烧一窑青瓷”的倡议,不到半个月就吸收了400多人“入股”。今年1月,全国各地青瓷“粉丝”在溪头村见证了第一窑众筹青瓷作品的出炉,以美丽乡村建设闻名的溪头村,再次以青瓷文化、古龙窑烧制技艺成为焦点。
敢想敢干成为“乡土设计师”
这些努力的成果,让溪头村先后荣获2013年浙江省最美村庄,2014年度住建部人居环境范例奖,2015年国家级美丽宜居示范村试点村,入选中国10个活化村庄典范,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经典景区、生产性保护基地、宣传展示基地等荣誉,2017年以溪头村为核心的宝溪国家4A景区成功创建。

在多年的美丽乡村参与者、建设者、主力军的实践中,曾志华也成长为美丽乡村的“乡土设计师”,深入研究民宿建设中乡土材料的运用、旧物的再利用,特别是夯土墙技术及仿制技术,原木做旧等系列乡土材料制作方法,本土工匠技术的保护与推广。提出了乡村建设的六大基本原则,得到了业界专家的充分肯定。这位扎根基层的“乡村设计师”让溪头村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道路上焕发出新的生机和魅力。
来源:中国三农观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