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农观察网:今年以来,邓州市白牛镇始终把培育产业、增加就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关键举措,坚持“三个到位”、运用“四种模式”、推进“两个建设”,狠抓工作落实,产业就业扶贫初现成效。
坚持“三个到位”。一是思想认识到位。坚信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努力构建“七有”产业就业扶贫体系,鼓励引导贫困群众实现自主就业、创业。二是组织保障到位。成立由党委书记任组长的产业就业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领导小组工作职责,做好产业就业规划,指导带贫车间规范化建设,完善带贫奖补机制。三是明确责任到位。压实各村级责任组和帮扶人产业就业帮扶责任,分析本村劳动力情况和转移就业情况,确保各村贫困人口劳动力实现就业全覆盖。
运用“四种模式”。“企业+村+贫困户”模式。即村提供建设用地、企业投资建设带贫车间;或由村建设厂房、民房后、企业租赁作为带贫车间,凡符合用工条件的贫困劳动力可到企业务工。“基地+合作社+贫困户”模式。贫困户以土地入股合作社,通过流转土地获得租金;或同时以技术入股,通过劳动获得工资薪金。“技能培训+贫困户”模式。组织贫困群众参加农村实用技能培训、公益岗岗前培训等,增加贫困群众就业机会。产业扶贫与金融扶贫相结合的模式。通过金融扶贫小额贷款企贷企用模式,贫困户与企业签订带贫协议,贫困户零风险获得保底收益。
推进“两个建设”。一是推进扶贫车间建设。每个管理区至少建成一个扶贫车间,辐射4-5个村,以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用工条件相对宽松,吸纳贫困劳动力进厂务工或将产品带回家加工。目前已建成扶贫车间6个,吸纳61个贫困人口就业。二是推进产业扶贫基地建设。利用白牛区位优势,打造白牛镇果蔬林产业扶贫基地。通过果树种植、蔬菜种植、中药材种植,开办农家乐,发展林下家禽养殖等,带动贫困人口就业136人,年户均收益达到15000元。(邓州市扶贫办 习中洋 刘扬帆 供稿)
来源:中国三农观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