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农观察网:“幸亏发现及时,排除了一大防汛隐患,才使得下游田间水稻不会被淹!”最近,潜山市黄泥镇政府和市水利局组织清除牌楼河河堤白蚁、确保安全度汛的事,受到当地老百姓的交口称赞。
白蚁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在白蚁群体未发生分飞时不易被察觉。白蚁在堤坝内构筑巨大的蚁巢和数量众多的副巢以及四通八达的蚁道,蚁道往往贯穿堤坝上下游;在汛期水位上涨时,水流进入蚁道和蚁巢,在下游坡面造成渗水、管涌等险情,如不及时抢险或处理不当,则可能导致决堤垮坝,这便是“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之说。
“我们在9.7公里长的堤坝上,发现了大量的白蚁窝,最大的巢穴可以容纳4个人在里面打麻将。”说起这次牌楼河白蚁防治,潜山市黄泥镇副镇长汪水英感到非常庆幸,“多亏发现及时,采取了紧急措施,才使河堤安全有了保障,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今年5月底,黄泥镇发生特大暴雨灾害,牌楼河水位急速上涨,龙坦村林屋段发生堤防渗漏。待天晴后经过开挖堤坝,发现大量的白蚁巢穴,结果令人吃惊。白蚁一直是危害堤坝的“蛀虫”。黄泥镇政府丝毫不敢大意,立即上报市水利部门,请来湖北省白蚁防治专家,展开一场“人蚁大战”。
因为白蚁藏的比较深,颇费了一番功夫之后,蚁穴才露出了身影。挖掘出的最大白蚁巢穴直径约有1.3米,深度约2.5米,主巢分上、中、下三层,另外还有几十个副巢,沟壑交错,简直就像一个巨大的王宫。白蚁巢穴的中央有一个台子,专门供这个群体的蚁王蚁后使用。继续深挖,就发现了一个白白胖胖的虫子,如同蚕一样。“这就是蚁后,最大的长度有七厘米,蚁龄在20年以上。”专家傅文平看过之后,根据多年的经验判断,“由于蚁后是主要的‘老大’,所以活捉它们,就算大功告成。”
这次牌楼河堤段白蚁防治,涉及三个村,先后挖出白蚁巢穴329个、活捉大小蚁后329个。这些蚁后长度3至7厘米不等,蚁龄长短在4至20年之间。抓完蚁后,防治工作队在巢穴内施药,然后进行黏土回填加固。“另外对堤防上特殊路段,比如有农户住房和祖坟处,采取直接填埋药包进行防治,共投放药包250个,有效治理了因白蚁造成的堤防渗漏问题。”傅文平说。(潘艺 储北平)